美文网首页
20240716《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阅读打卡

20240716《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阅读打卡

作者: 在水一方198158 | 来源:发表于2024-07-15 00:22 被阅读0次

20240716《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阅读打卡

6.换种说法会更好

——框架效应

摘录:

心理学上把这种由于表达和描述方式的改变所导致的不同决策和判断的现象叫做框架效应。比如,当朋友跟你描述自己的下一步计划时,你送上一句“祝你成功”就绝对比“祝你不要失败”好。

在上面的例子中,老师以鼓励而不是批评的方式,不仅看到了学生在数学上的优异表现,维护了他们的自尊、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数学成绩好的人聪明,聪明的人什么都能学好),还传递了老师对他们发展语文能力的充分信任与期望,最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妨尝试换种方式,化批评为激励,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教师无论在处理课堂问题还是在进行知识教学时,适当地诙谐、幽默一下,就可以调节气氛,让学生感到心里安全、轻松、愉快,其思维自然也会活跃起来,再枯燥的知识学起来也就不累了,再棘手的问题在师生的会心一笑中也会烟消云散。

感悟:

框架效应,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我的理解就是班主任要讲求说话的艺术。同一个意思,我们的表达不一样,受到的效果也大不一样。

首先,班主任对学生应该以鼓励为主,即使批评,也要采取三明治沟通法:像三明治那样安排讲话内容,将批评的话放在两个表扬之间,让对方不但愉快地接受批评,还能积极做出改进。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三明治”沟通法的批评是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不伤害彼此的感情,说话留余地留情面,才能激起对方积极的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其次,班主任要学会幽默。书中讲的老师给学生讲吸烟的四个好处,就恰到好处。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给了我们一个消除激动和气愤的方法——幽默。他这样说到:如果你具有幽默感,那么,最紧张的,有时能引起很长时间气愤的局面就可以得到缓和。学生们之所以热爱和尊重快乐、不泄气、不悲观失望的教师,是因为他们自己是快乐的、具有幽默感的人。他们会从每一举动中、每一生活现象中看出一点可笑的事。善于无恶意地、怀着好心地嘲笑反面的东西,用笑话支持和鼓励正面的东西,是一个好教师和好的学生集体的重要特征。

学会框架效应,换种说法会更好。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说话艺术,善于化僵持为和缓,化尴尬为融洽,化难堪为大度,化艰险为挑战,化困难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化痛苦为愉悦,化理念为行动,化阴霾为阳光,化腐朽为神奇,化希望为企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716《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阅读打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zq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