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聊,巴菲特老爷子作为投资圈的第一大IP,已经火了60年。
六十年间,就像每一个被封神的人一样,巴老爷子金句不断,做投资的人如果背不出十句以上巴菲特的名言,都不好意思混金融圈。
这中间,如果说真有一句话泄露了天机,那一定是这句: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标准答案已经给出了,但60年来做对题的人依然屈指可数。
为什么?
A股涨了,你却亏了
2018年,从1月份跌到10月份的A股,让很多人痛呼“买A股相当于做公益”。
10月19日,股市释放了多项重磅利好,上证综指在创出2449.20的新低后开始大力反弹。
A股涨了,但赚到钱的又有几个人?韭菜的痛,没人能懂。
一涨就买,一跌就卖,在别人贪婪时更贪婪,在别人恐惧时更恐惧。反反复复,被割无穷尽。
《投资者的智能》曾经在多年前做过一项关于投资者情绪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1972年年底股市即将大跌时,广大投资者的情绪却空前乐观,只有15%的投资顾问认为熊市即将来临。
在1974年股市开始反弹时,投资者的情绪却空前低落,65%的投资顾问都担心最糟糕的情况即将发生。
1977年在市场将要再次转为下跌之前,只有10%的人认为熊市将至。接下来的1982年、1987年,都是如此反复。
别人贪婪的时候,你也跟着贪婪,最终高位站岗;而当别人在谷底恐惧离场的时候,你也跟着恐惧离场,最终错失良机。
太阳底下其实并无新事。
赚钱技巧千千万,输给人性全完蛋华人中投资能力最接近巴菲特的人,是一个叫段永平的隐形富豪。
打造火遍大江南北的“小霸王学习机”;创立家喻户晓的“步步高”;在网易最底谷的时候成功投资;嫡系门徒掌舵着拼多多、OPPO、vivo;2003年,他以10亿元财富位居胡润中国百富榜第83名。
在“股神”段永平看来,投资的真谛是:找到人性背后的盲点。
人性是什么?是从众。人性的最大表现,是你恐惧的时候我也恐惧,你贪婪时我也贪婪。
而只有少数人掌握的盲点技能是什么?
是在大家都想不到的时候,避开红海,做大家没注意的东西。
当京东和淘宝打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它俩已经占据了电商的大部分战场,没有新机会了,而拼多多却抓住了三四五线市场,从小城里崛起。
当一二线城市的很多人觉得手机不买苹果就买华为小米的时候,下沉到乡镇渠道的vivo和OPPO就起来了。
10年前没几个人看好腾讯,但是去年腾讯股票大火,股民蜂拥而入带着腾讯股票冲破400块大关,到了这个月呢,腾讯一鼓作气跌回了200多,请问:受伤的是谁?
才不是几年前就入手腾讯的人呢,十几块就入手腾讯的人,就算今天腾讯跌到100多块人家也赚。
赔的,全都是过去这一年在高点入场的。
大多数失败的投资者是情绪的奴隶,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只受情绪左右。
人家离场时是平静的担忧,而你是:吓死了。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逆向投资者,约翰邓普顿管理了220亿美元的资产。他在大萧条的低点买入,在疯狂非理性的高点抛出,并在这两者间游刃有余。
在“最大悲观点”时进行投资,依靠理性独立于情绪的操纵,才能寻求到已经触底但又具有优秀远景的国家、行业和公司。
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如果什么都跟别人一样,只能过平均线的生活。
在别人恐惧时,做聪明的贪婪者同样的道理,当所有人都觉得五大银行的线下理财产品才靠谱的时候,互联网金融起来了。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是互联网金融的至暗时刻,很多公司倒闭,相当比例的大众甚至觉得P2P理财的整个行业都将不复存在。
可是我们想想:20年前,也是同一批人觉得网购行业要完蛋吧?只不过现在,这批人老了,他们的孩子开始diss新行业了。
人性是最大的门槛。你恐惧的时候我也怕,导致大家失去了很多机会。
童鞋们,不合规的公司会死,但是行业不会消亡。
就像很多卖菜的缺斤少两,那难道菜市场就因此不开了?
保持独立认知,永远是最难的事。
但我既然不想做乌合之众,就会在别人害怕的时候坚持尝试。也希望自己更懂一点理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