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北经》中有很多神话传说,最详尽的就是黄帝与蚩尤之战,还有夸父逐日的传说。
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𩿨久、文贝、离俞、鸾鸟、皇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璇瑰、瑶碧,皆出卫于山。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东北海的外面,最荒远之地中,黄河岸边,有一座附禺山,帝颛顼和他的九位嫔妃葬在这里。这里有鸲鹠、有花纹的贝、离朱、鸾鸟、凰及各种殉葬的大小物件。这座山中还有青鸟、琅鸟、黑鸟、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璇瑰、美玉和青绿色的玉石。
这座山旁边有一坐山丘,名叫卫丘,卫丘方圆三百里,丘的南边是帝俊的竹林,传说中这里的竹子叫做沛竹,长可达百丈,竹皮就八九寸厚,十分巨大,单根的竹子就可用来制成小船。
竹林的南边有一个池泽,里面的水呈红色,名字叫封渊。这里长着三棵没有树枝的桑树。丘的西边有一个沈渊,是颛顼沐浴的地方。
有胡不与之国,烈姓,黍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蜚蛭(fěi zhì),四翼。有虫,兽身蛇身,名曰琴虫。
有一个胡不与国,国中的人都姓烈,以黍也就是黄米为食物。
最荒远之地,有座山名叫不咸山。有个肃慎氏国。传说肃慎国在辽东以北三千多里,其国民居住在洞穴中,不会纺织,到了冬天就用油膏在身体上涂抹来抵御风寒。
有一种能飞的蛭,长着四只翅膀。还有一种蛇,是野兽的脑袋蛇的身子,名叫琴虫。
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厘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
有榆山。有鲧攻程州之山。
有一种人名叫大人。有一个大人国,这里的人都姓厘,以黍为食物。有一种大青蛇,黄色的脑袋,能吞食大鹿。
有一座榆山。又有座鲧攻程州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有盘木千里。
有叔歜(chù)国,颛顼之子,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有黑虫如熊状,名曰猎猎。
最荒远之地,有一座山,名叫衡天。又有座先民山。有一棵盘旋弯曲一千里的大树。传说中这棵树就是度朔山上的大桃木,在盘旋弯曲的枝条的东北部有一个鬼门,守门的是两个神人,神荼和郁垒。现在民间贴的年画中多有这两个门神。
有一个叔歜国,这里的人都是颛顼的子孙后代,以黍为食物,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老虎、豹子、熊和罴。有一种形状与熊相似的黑兽,名叫猎猎。
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有一个北齐国,国中的人都姓姜,会驱使虎、豹、熊和罴。
最荒远之地,有座山名叫先槛大逢山,是黄河水和济水流入的地方,海水从北面灌注到这里。它的西边也有座山,名叫禹所积石山。
有阳山者。有顺山者,顺水出焉。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有大泽方千里,群鸟所解。
有一座阳山。又有座顺山,顺水从这座山发源。有个始州国,国中有座丹山。
有一个大泽,方圆达千里,是群鸟脱换羽毛的地方。
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鞛,修鞛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
有一个毛民国,国中之人姓依,以黍为食物,会驱使虎、豹、熊、罴四种野兽。禹生了均国,均国生了役采,役采生了修鞈,修鞈杀了绰人。帝怜念绰人,便暗中帮助绰人的后代建立了一个国家,就是这个毛民国。毛民国人皆遍体长毛。
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彊。
有一个儋耳国,这里人都长着长长的耳朵。国中之人姓任,是禺号的后代,以谷物为食。北海的岛中有一位神,长着人一样的脸,鸟一样的身子,以两条青蛇为耳饰,脚下踩着两条赤蛇,名字叫禺彊。
禺彊是北海海神,灵龟是他的副手。禺彊曾经奉天帝之令,用十五只巨鳌轮流背负岱舆、员峤、瀛洲、方壶、蓬莱五座仙山,使其稳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