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之前,先说两个关于类比的例子:
鸡蛋-地球
小学教师用煮熟的鸡蛋类比地球的构造,使得小学生一下子理解了他们不可能亲自体验的知识——谁有能力劈开地球看看呢?中学教师用太阳系的构造类比原子的内部构造,使得中学生一下子理解了他们不可能亲自体验的知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是每个学校都能拥有足以观察原子内部构造的场离子显微镜的。更为神奇的是,中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依赖于一个无法通过个体体验来获得的经验知识——太阳系的构造。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戴上眼镜之前和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带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
教育也一样,受教育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可受教育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选择得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
科学确实是由信息构成的,正如房子是用砖头盖的一样。可问题在于,正如仅仅一堆砖头放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不能称其为房子一样,一堆信息放在一块儿就叫科学,有点不像话……
经典的类比,数量真的是很稀少,因为好的喻体是在难找--既要足够相似,又要对方已知,不仅如此,还需要创造者刻意留心寻找。物以稀为贵,遇到好的类比,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收藏”。
什么是类比?
学习一个东西,最重要的是,先厘清它的概念。
类比是我们在说明或理解时所使用的思维辅助工具,它的使用过程大概是这样:
为了向对方解释清楚未知的 X …… (或者为了理解尚处于未知的 X……) 去找一个与 X 类似的、但是对方肯定已经理解的 A 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X ≈ A 把 A (或 A 与 X 相似的地方) 解释清楚…… 于是 X 不言自明……
但是,创造类比真的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创造一个好的类比,你需要:
- 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信息储备,才能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找到真正合适的、最恰当的那个“参照物”;
- 之所以能找到最恰当的,不仅仅是找到最“像”的那个,还要仔细搞清楚“不像”的地方究竟有哪些,以免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出现偏差……
我周围的好类比
最近比较迷恋美股。
美股有很多好玩的概念:什么盘前交易、盘后交易等等,感觉跟A股很不一样。(我对A股的理解)A股只有9:30-11:30 13:00-15:00的交易时段,一天4个小时。美股是从9:30-16:00(没有午休)美股小科普
其中,有个“做空”的概念,让我很是好奇。(有可能A股也有)
正常的“做多/买入”很好理解,就是相信公司的实力,知道它现在的股价被低估了,我们以现在的股价买入,未来股价上升了,你手中的股票就值钱了,你能赚到的就是 这段时间的差价*你持有的股票数。这非常好理解,因为它是“顺”的,股票涨你赚,股票跌你赔。
但是“做空”对我来说,就很难理解了。因为是股票跌你赚,股票涨反而赔。那假设股票跌了,谁来支付你赚的这笔钱呢?
有一天,我跟我的同事聊到了这个事情,我的同事,给了我一个我认为很不错的类比:
假设现在键盘很火,你问一个供应商借了100个键盘,用100元每个键盘的单价,卖给了一个商店。过了一段时间,键盘市场不景气,键盘价格跌倒了80元一个,这时候你问商店以80元每个的单价买回了100个键盘。你就赚到了 20 * 100 = 2000元
看完了这个类比,(不理解“做空”的你)是否理解了“做空”呢?
正在“努力”中的类比
作为一个开发,我肯定是很理解“网络请求超时”的概念的。
最朴素的解释就是:“假设客户端设定了5s作为网络请求超时时间,那么当你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后5s服务器仍然没有响应,那么客户端认为此次网络请求超时,自动断开连接”
当我想向我的女友解释的时候,我先是举了如下例子:
假设你在等公交车,但是等了很久,公交车都没来,你认为公交车“超时”了,放弃等待。
这个类比很不成功,被我女友吐槽:这个一点都不形象啊!
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个类比确实很差。“公交车”跟“服务器”没有相似之处,并且“公交车”也并不是在你“发送”了“我要坐公交车”这个请求后才开过来的,“公交车”就是周期性地到站,然后周期性地驶向下一站。
反省之后,我又想了如下类比:
假设你在线看视频,等了很久,视频都没播放出来,你认为视频“超时”了,放弃等待。
这个,貌似好了一点。因为“你”“发起”了一个“我要看视频”的请求跟“客户端发起请求”很类似。但是,还有一点不足:这个类比没有很好的表现“客户端设定了5s”作为超时时长这个概念。
有一点进步,固然不错,但是还可以更好不是嘛?
于是,我又想了一个:(自认为还不错,至少是思考的结果嘛)
餐厅叫号,当叫了2-3次之后,没有人上前,餐厅认为“超时”了,开始叫下一个号
我想,机智如你,你肯定能更好地利用“类比”这个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