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作者: 张果汁的软糖 | 来源:发表于2017-03-11 20:39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租房和找工作的焦头烂额中抽空看了《见字如面》这个节目,百感交集。

印象中,我的书信启蒙大概是从家里老房子阁楼上,那个布满灰尘的小木箱开始的。那个古董似的小木箱里面都是父亲学生时代时的一些书信,由于父亲是在与母亲成婚之后才去上的大学,所以其中居多的是父亲在大学期间与母亲的来信。那个时代的人大多思想传统且淳朴,不会像如今人们这样炽热地表达爱意。所以在母亲的来信中,往往是些生活琐事和嘘寒问暖。倒是父亲,年轻时便酷爱文学,喜欢浪漫,在信中往往会作些即兴的诗来逗母亲开心。一直到现在父亲还保持着爱对母亲说情话的习惯。

图来源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部小说使我从一封平淡的信中真真切切感地受到了爱情的极致。

我一直也很喜欢写信,很多无法用言语恰到好处表达出来的话语,在信中的字里行间都能淋漓尽致。因为每一笔每一划,都是一份爱与牵挂。读信的时候也是一样,拆开信封的那一刻更像是打开了你的心灵,看到了你羞涩和胆怯之外的毫无掩饰的热情。望着你熟悉的字迹,横平竖直的时候,我就能想象到你紧缩眉头伏案诉说的认真模样,笔迹变轻,弯勾竖折开始俏皮的时候,我就仿佛看到你杵着笔仰头傻笑的样子。可能信纸上还会有被浸染了的笔墨,那可能是你握笔的手冒出的细汗,也可能是你的泪痕,总之一定是情到深处。

很庆幸自己一直保持着这个诚恳的习惯,虽不如小说中那般炽热,但也是一片热忱。

高中的时候一直与一位好友保持着书信联系,信中无非是讲讲一些生活琐碎,以及一些互相鼓励的言语。但是期盼收到对方回信的那种热切心情却是真实存在过的。

那时候学校有专门代收书信的收发室,在收发室角落有一张旧课桌,每天邮差送过来的信件就会堆在上面,那些看起来皱巴巴的信件像是拖着疲倦的身子躺在那里等人认领的宠物。上午第二节课课间,掐准了邮差来过的时间。总有一群各怀心事的少年匆匆地从那厚厚的一大沓书信中翻找写有自己名字的那一个信封。

那些旧时的信件,存在的意义可以是见证彼此成长的痕迹。重新打开来读的时候也像是在听老友讲过去的故事。

相关文章

  • 《见字如面》 || 见字如面

    文 / 染染夏光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会用一句话来总结一本书的大概内容或者我大抵的感受,而这本书,《见字如面》,却让...

  •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 穿过一道道屏障 曲径通幽的地方 看见 一群人的狂欢 一群人的孤独 见字如面 顺着潺潺的溪流 来到了童话的...

  • 见字如面

    文/阿止DORA 昨晚聊天,朋友突然说她给我写了封信,大概这两天就能到。我莫名有点感动,但嘴上还是嫌弃着——这什么...

  •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不如不见。看画。

  • 见字如面

    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邮件、没有QQ和微信、没有视频电话的年代里,传统的纸质书信是人际交往主要且重要...

  • 见字如面

    我特别喜欢“见字如面”这个词,它让那些非黑即白冷冰冰的文字有了温度和情感。 读书这件事一直被赋予过于积极或者过于沉...

  • 见字如面

    成长常有遗憾,幸好文字能温情温伤。 希望你也爱写字 希望 我的文字可以温暖你

  • 见字如面

    初到简书,希望你我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好友常见。语言的力量,简单又强大,如同纸尖上起舞,在你的心头跳动,或是留下...

  • 见字如面

    钢笔里被灌满墨水 墨水却在肚子里呈山,呈水 呈路遥遥,历史变迁的形态 见字如面里 我们从不曾知一封书信经历了怎样的...

  • 见字如面

    写过许多封长信给你 说完你好 紧接“见字如面” 如今 怎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读保存的那些长信 如鲠在喉 与我写“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字如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dz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