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挂念,叫“老家”
有段时间没有回老家了,加上疫情的影响,上次回去的时间已经有点模糊了。
清明节,和老妈说回去看看,她电话里说着“回来干嘛,浪费那个钱,路上还要折腾那么久”。回去的当日,公交车还没进站,远远的看到她在站台站着,手里拎着个包。等了两个多小时。
上海到烟台,交通选择不多,火车只有3列,飞机也要飞到蓬莱,再到牟平区还有80多公里。一个人的行程,选择了火车到烟台南站,南站到牟平区的公交不多,只有一辆567路,二十几公里的路程,兜兜转转了一个半小时。
老妈也在车站等了两个小时。
我问她,你不用等我、我这么大人了自己坐车下去就行了。她拎了拎手里的包:农村买菜不方便、上来买点菜。
顺手接过包,我拎吧,我说。
两个人又打了辆车到了20公里外的农村家里。打车60元,老妈说怕我坐车累着,就奢侈一回打个车回去。
烟台的农村还是那么宁静祥和,透着北方特有的古朴。这些年,农村的变化又大又不大。房屋两旁的路是变化最大的,全部变成了水泥路,公交站牌也建了起来、甚至还有城里才有的干湿垃圾桶。变化不大的是街旁的邻居还是穿着以前的穿着和谈吐,依然喜欢树下、屋檐下抽着烟聊着天。农村的生活永远是那么的安逸。时间在这里也变得慢了起来,滴答滴答的每一秒都优哉游哉。
回到家里,老妈把冰箱里过年存着的东西一股脑闹拿给我看,计划着这两天全部消灭光。每顿饭四个菜、没带重样的,各种海鱼、蝉蛹、肉,每顿再配上一个海参鸡蛋汤。主食也没重过样:馒头、包子、饺子、面条。
在家的几天,眼见着冰箱空了,也眼见着老妈手里的忙活和嘴里的叨叨,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是喜悦。
这次回家没开车,农村交通不便,在家里老老实实蹲了几天,也认认真真在家陪着老妈过了几天。上一次回家这样的安排,好像都是读书的时候了,一晃小二十年过去了。每每回家,要不拖家带口、要不走亲访友,行程满满当当,在家里吃饭的时间也少的可怜。
回家,只是挨着炕头、守着老妈、吃着自家菜,家也回来了。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虽以启程返回上海,心里还是挂念着那个叫老家的地方、牵挂着那个叫老妈的人。
#老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