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知道你将经历什么,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今天重温了一遍《西东》,在我第一次看没有哭的地方哭的稀里糊涂,到了第一次哭的稀里糊涂的地方却只是默然。
但无论怎么说,《西东》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好的东西总是耐得住时间的打磨。
电影中,我看到一代文豪泰戈尔走了,当时被战火波及的清华全是断壁残垣,那位老师凝视着远方,眸中的震惊和怀念。
“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出名的学者。”
“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
我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先生也写过泰戈尔访清华这一事件,我知道站在他身边的人是林徽因先生和徐志摩先生,曾经因为他们的一些流言,我对林徽因甚是不喜,但是或许,理解一个人总得慢慢来,或者说,看看缘分。
因为偶然,我翻到了林徽因先生最著名的四月天那首诗,我惊讶于先生的文笔,为何会如此的明媚和纯净,似是与我幻想中的她相悖。往往因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才会记住一个人,或者说产生“羁绊”。
后来,我渐渐接受,林徽因担得起民国的名声,也担得起“万古人间”。我甚是喜爱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林先生也是文化的守护者,如同电影的台词所说的一般:他们站在历史的长河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我十分羡慕。如果可以,我也想试试,能不能成为那样子从容的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