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这篇文章设计得比较长,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感受,我将分成四个部分,用四天的日更来完成,每一部分都独立成文,不影响前后衔接,读者可以根据喜好随意选择或放弃阅读,感谢与您的每一次相见。
一块崭新的磨刀石成条形状,四面平整,棱角分明,启用之时并不好用,表面略显粗糙。用久之后呈现出光滑的弧面,这是经过磨合后的最佳状态。
刀具买回来要开刃,有经验的行家会在磨石上沾点水充当润滑剂,当钝刃触及磨石,一开始手感是迟滞的,声音是刺耳的,经过反复摩擦后手感逐渐顺滑,发出的声音也会变的细腻,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臻入佳境。
我们常用砥砺一词形容遇到阻力迎难而上,磨练意志,比如砥砺前行。这磨刀的过程已经诠释了本意。
无论刀具还是磨石,如果有神经,有知觉,想必相互砥砺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从我们平时不小心蹭破皮肤感觉火辣辣的疼,可以印证假设的成立。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一切的磨合的过程也是痛苦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人已经为我们做了经典注解。一语道破了不是要不要,能不能,会不会,而是必须经历,不可回避的一个过程。
毛胚件不经过打磨永远都是半成品,原石,璞玉不经过雕琢打磨永远登不上大雅之堂,人若不经受生活的打磨,专业的训练也永远难成大器。
“术业有专攻”专攻的过程就是打磨的过程。
记得有位记者采访国家女子乒乓球队某教练员,记者问,“训练中女队员胜你的几率有多大?”教练员淡淡地回答,“几乎没有。”
没有强大的对手砥砺,就训练不出超一流的国手,没有平时严苛的训练,就没有赛场上超凡的自由。
在我的身边也有类似的例子,曾经的一位同事把孩子从小送去学弹钢琴,老师约好时间,家长陪孩子同往,每周两次,雷打不动。上课时间很短,学费还不低。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部分时间就要靠回家后自己练琴。因为经常陪孩子上课,做妈妈的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虽然不会弹,但至少能听懂对和错,这也相当不得了。偶尔孩子弹累了,心不在焉,厨房里的妈妈就操着擀面杖跑出来……
同事们大惑不解,一个才几岁的孩子,有必要这样吗?莫不要泯灭了孩子的天性。
同事转述老师的话,哪里有不贪玩的孩子?哪里有什么天才?想当人尖尖只有苦练,没有捷径。
我大概听懂了老师的话,如果只是作为一项业余爱好,培养孩子的多面情趣和提高艺术修养未尝不可,倘若想一生从事专业,没有它途,唯有苦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若干年后,当同事热情洋溢地分享儿子和郎朗同台演出的情景,满脸的喜色,透着无比的自豪。
可以想象那一刻,一家三口深信不疑,一切的辛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某天,我整理多年没动过的书橱,在底部翻出一卷画纸,打开一看,原来是孩子上幼儿园时的彩笔画作,稚嫩的线条透着亲切,一股柔情夹杂着苦涩涌上心头。
那些年孩子在幼儿园迷上了绘画,兴趣浓厚,老师夸赞有天赋,建议参加特长班系统学习,孩子也表示欢迎。小学入学后,每次周休学画一天,写作业一天(不专注,需要家长不时提醒督促的那种),时间一长,孩子不干了,抱怨两个周休日都被挤占得满满当当,没有玩的时间,后来发展到抵触,一到周末就哭闹,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小家伙从小喜欢大人跟他讲道理,只要道理讲通了,也能愉快地配合。我说学画是你自己选的,并没有人强迫,现在要放弃,也是你自己选的,将来别说我们没提醒你。他表示不会后悔,那年他才六岁。
事实上即便不学画了,他的双休日依然被挤占得满满当当,没有大块时间可玩,只是挤占时间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放几天假,作业就能写几天,恼人的拖延症跟随至今。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那天他下班回家,我把画卷递给他看,想看看他的反应,接过去草草一看,便随手扔到一边,不闻不问。
显然,没有丝毫的悔意。当然,后悔也没用,一切都成了浮云。但过去的事无论结果如何,如果不做总结,那这亏也就白吃了。
对比同事逼孩子弹钢琴一事,尽管初衷有所差异,我们做家长的更多是想帮他培养一种兴趣爱好,让他多接受点美育熏陶,提高艺术修养,无奈事与愿违,半途而废。
行百里者半九十,可惜他连十里都没走到就放弃了。三字经里也讲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传为千古佳话,也为后人树立了家庭教育的典范。
必须承认,在对待子女的教育方面,我们埋下了隐患,不及今人,更不及古人,只因那时心太软。
痛定思痛,问题的本质并不在学不学绘画本身,不学画成才的大有人在,只是我们过于迁就孩子,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六岁的孩子来选择,这是一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态度。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大人有时都管不住自己,何况孩子呢?放弃原则与立场,此错其一。
其二,通过貌似很简单,不经意的一件事,在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滋生了草率决定,轻易放弃的不良习惯。
做出任何决定之前当深思熟虑,一旦决定了就要善始善终,跪着爬也要到达终点。这也是培养言必行,行必果的一种担当与责任。可惜我们错失了最好的教育时机,也让他在往后人生的关键路口吃尽了苦头,我们做父母的也是追悔莫及,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接受打磨是痛苦的,成长却是快乐的。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如蜗牛一般,轻轻一触就缩头,打磨还没开始就叫苦不迭,也只能泯为众人了。
人在少年时选择了安逸,长大后怎么会一路坦途,一帆风顺?前期欠缺的打磨历练,需要后期的自我觉醒,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磨合成功,甘苦自知,不推自转。体悟到个中微妙,养成接受砥砺的习惯,才能主动接受改变,从而走上良性成长的轨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