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今天的题目是要写关于文学。后来觉得现在的我来谈文学实在是不应该,没资格。读的文学类,哲学类,文学理论类的书籍太少。写的也太少。
小学三年级的那个暑假我读了第一本超过十万字的小说《西沙儿女》,是从我父母的书架上找出来的,是作家浩然写的。我去年百度这本书,没度到,我又百度了作家浩然,里边有提到这本书,说有政治错误,说他当时因为形势所迫写的这本。我当时读的时候没有读到政治,我只读到两小兄妹在海岛上有趣的生活,那本书让我向往大海。
后来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觉得怎么这么美好?我喜欢童话,喜欢了很长时间,甚至到大学还订了《童话报》,童话世界多美好。
小学的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一个好朋友的妈妈给她订了《少年文艺》,像课本一样大小的杂志,应该是月刊。我妈那时候,已经开始限制我看课外书了,她满心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能考个好大学,至少要考上大学。跟考大学无关的书籍,她觉得都是闲书。
听我说同学的妈妈给她订了《少年文艺》,我妈妈还有点儿不屑的意味:并不是只要是书,读了就有用。那时候的流行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每期《少年文艺》收到的时候,我的好朋友都最先拿给我看,其实她自己并不怎么看。《少年文艺》带给我非常美好的感觉。当时是七十年代末期,上面有许多后来成了大家的作家写的文章。当时的我视《少年文艺》为我的精神食粮。时隔几十年,有一篇我还有印象,写了一个少女和少年的朦胧情愫。少女身处困境,应该主要是精神上的困境,那位少年就在对面楼里拉小提琴鼓励她。读那篇小说时的美好感觉,时至今日,还有余韵。
后来又在另一位女同学的家里看到了许多跟当时不一样的图书,应该是五十年代出版的图书。她妈妈就是我们那所小学的老师,但是并没有教过我们。女同学领我到一个仓库里翻阅了很多书,跟当时的书籍风格完全不一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充满了人性的温情,没有太激烈的语言。要知道我们当时的作文,还处于“形势大好我不好,今后一定要变好”的三段式套路。小学生也要开形势讨论会。
那些堆在仓库里的图书,带给我的感受很特别,我很想借一些回家去看,那位女同学说,她妈妈不让,所以就只能在那里读了一些。去过那个堆满书的仓库到底有几次?我忘记了。现在回想,可能那些书籍是在六十年代没有被销毁的,被人收藏在那个仓库里。
话说我妈不让我看杂志,可她自己却是捧着杂志不离手的。当时那些大刊,《当代》《十月》《收获》《小说月报》她期期不落。因为同院一个阿姨跟我妈关系很好,她就在图书馆工作。而图书馆就在我们院旁边。我妈给她自己找的理由是:我读这些就是消遣,而你得好好学习!
我妈不知道的是,她读的那些杂志,我几乎篇篇都读了。那时候的小说几乎都跟那十年有关系,被定义为伤痕文学。当然也不全是,比如刘绍棠的乡土文学。还有写民国时期的作品。八十年代是一个文学兴盛的时代,作家与诗人都备受推崇与尊敬。
小学五年级快毕业时,我因为数学竞赛得了二等奖,除了奖状和一个闹钟外,还奖励了我二十本书,我记得其中有《红岩》和《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些书我妈没有限制我读。
上中学以后,成本的小说就在同学中传来传去,当然,那种手抄本我是从来不会去看的。那时候经常在课间读小说,有一天中午我大约连续读了两三个小时,一抬头,看着教室门外一片朦胧,我的近视眼就是从那天开始的。
第一次发现我对写字的喜欢是在初中一年级。
(未写完,因有别的事儿,先发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