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因为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大家越来越倾向于用快餐来解决自己的肚子问题,甚至于有很多年轻人,不仅仅是早餐和中午的工作餐用快餐来解决,连晚餐也因为要在公司加班,所以也用快餐来解决。
有人会说,晚饭要吃少,吃快餐没有问题,但问题就在于快餐是否是健康的,是否不仅仅可以为人提供能量,而且还能够让人不断调整自己,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实不仅仅是年轻人,对于中年人也是一样,特别是需要经常出差的人,更多的时候也只能使用快餐,除非是和朋友一起,可能还有机会吃上一顿比较丰盛的饭菜,而更常见的情况,还是用饿了吗点餐。
快餐已经是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的一种方式了,而其他方面,也有着类似的情况。
前两天在看郭德纲的《过得刚好》,其中他就提到了电视上的相声,其实也是一种快餐文化,创作出一个相声,放在电视上演一次,以后就可以经常重播,而作为相声演员和比较简单,一年可能只要有几个作品就可以了,甚至于一年只有一个作品,只要有某几个作品火了,就可以很快成为所谓的相声大师了。(当然,在这里郭老师指的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对于相声来说,真正的大餐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然就是在剧场里面表演的,一下子可以听相声听上几个小时,这才叫过瘾,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有多名演员,多种表现形式,就像是一大桌子菜,有荤有素,有鱼有肉一样,吃起来每一道菜味道都不一样,这样才能够满足吃货的胃口。
那么对于培训的形式来说,线上的微课和线下的现场课程,似乎也有类似的关系。
线上的微课,很多时候打着的是为了让大家节省时间的旗号,把一些知识整理出来,给大家读读讲讲,就可以了,而且价钱也比较便宜,最贵的也不过几百,便宜的几十,甚至于还有一些是免费的。
而线下的课程,更大程度上像是正餐。一方面是因为线下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时间更长,而且因为是现场教学,(在这里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培训,而不是简单地讲)会有很多的互动过程,培训师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反馈不同,给出不同的响应。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程上不仅仅讲授的是知识,还有很多时候需要把知识转化成技能,那样才会更有效的影响学员们做出积极性的改变。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每一种形式都没有好坏之分,针对的群体不同,商业目的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在这里只想说的是,既然大家吃饭的时候,有时候会吃快餐,有时候会吃丰盛的大餐;听相声的时候,会听听电视里面的快餐相声,更喜欢听剧场里面的大餐相声;那么在参加培训的时候,想要大概了解一个东西,或者说想要获取的仅仅是知识,可以听听微课,但真正想要掌握一些技能,有些更加深入的体会和改变,还是需要参加线下的培训课程。
下一个问题就是,做了这么多年培训的大餐,我是否也要做一些快餐出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