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美国作家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所写,第一次读是在2017年。
书中用大量事实向读者证明了刻意练习的重要性,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批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万小时定律。关于“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最早出现是在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观点出来后被各方传播,影响力相当大。
而《刻意练习》中却说:“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细想之下,的确如此,没有刻意练习的前提下,花费几个一万小时也不会成功。相反,如果不断反思、总结、积累,可能不需要那么久,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
01 “天才”莫扎特
7岁时的莫扎特,矮小得只能勉强看到大键琴的顶部。但他已经计划环欧洲旅行演出了。直到现在,都没有人否认他在音乐方面是个天才。
但看过莫扎特的成长背景,就可以知道我们仰望的天才,只不过是长期的刻意练习成就的。
莫扎特的父亲名叫列奥波尔得·莫扎特,是一个具有中等天赋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从来没有达到自己渴望的成功,因此开始把心血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力求使他们成为他自己一直渴望成为的音乐家。父亲首先从莫扎特的大姐姐玛丽亚·安娜开始培养。安娜当年11岁,同时代的人称她为钢琴演奏家、大键琴演奏家和职业音乐家莫扎特的父亲还专门撰写了一部用于发掘孩子音乐才华的培训书籍,并在莫扎特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教莫扎特。莫扎特4岁时,父亲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键琴以及更多其他乐器。尽管我们不知道莫扎特的父亲究竟用什么样的练习来训练儿子,但我们知道,莫扎特的成就绝不是仅仅依靠天赋就够了的。
02“象棋大师”三姐妹
拉斯洛,匈牙利的一位父亲。他有三个女儿,但他没有让女儿们去上学,而是让她们把最多的时间用来研究国际象棋。
大女儿15岁时,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女子国际象棋棋手,后来成为第一位被授予特级大师称号的女棋手。
二女儿14岁时就参加了在罗马举办的比赛,并一举夺魁,当时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男子特级大师参赛。
小女儿在15岁零5个月时成为特级大师,在当时的无论男子特级大师还是女子特级大师之中,都是最年轻的。她在世界女子国际象棋棋手中连续25年排名第一,并一直保持到2014年宣布退役。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记忆大师”史蒂夫、有着“超强大脑”的伦敦出租车司机……我们以为的天才背后无不都是长久的“刻意练习”成就的。
比尔·盖茨曾说过“1万小时定律是有帮助的,但真正实现,还需要坚持不懈,并练习上很多个周期”。
长期的刻意练习=时间+专注+正确方法=你的大师修行之路。现在行动,开始你的修炼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