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又一篇10+的育儿文章走红了。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标题时,我已经脑补了无数的情节:
情节1,在五道口混了10年的中产阶级,夫妻均就职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车有房有贷款,孩子到了上学适龄年龄,蓦然发现数十载打拼比不上一张北京户口,导致孩子之能去就读子弟学校或者是普通小学,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深夜发文怒喷整个社会:为什么?为什么我老老实实奋斗这么久,和老家县城的小伙伴相比明明已经是人生赢家了,但是却遭受到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待遇。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外地人吗?我不接受!
情节2,中年创业男,激情冲动下辞职创业,互联网+一个乱七八糟的行业,试图改变命运,拿到三五百万天使投资,兴冲冲干了两年,发现创业比上班苦逼多了。回头看看,在BAT坚守的旧同事们又换车换房了,而自己不光没有稳定收入,没有性生活,没有业余时间,连孩子上学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我是创业者啊,创业不容易啊,可是为什么我孩子就没有学区房呢。要是我不创业,现在股票+分红+项目奖金,就能给孩子买学区房了啊。可惜啊,我好后悔,创业不归路......末了顺带再宣传下自己的项目,最后带一波用户流量。
情节3,985/211大学名牌硕士毕业,北漂南漂几年,最终回到二线家乡考了公务员,在舅妈或大姨的撮合下,相亲结了婚,夫妻感情好,但是生活也有磕磕绊绊和不如意。这不,一晃时间过去好多年,孩子到了上学年龄。那些在北上广深坚守的曾经同窗们,现在都是总监、VP甚至CEO了,朋友圈秀爱马仕的bag、BMW的car、欧洲的shopping、海岛的vocation。这些都忍了,毕竟二线城市房价低、交通不拥堵、周末有双休、父母在身边。可是,唯一不能忍的是,怎么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呢?别人的孩子都是海淀名校,王牌培优,六岁学奥数、八岁会编程,而我的孩子连纯正的外教都没有见过,这可怎么办?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啊。而这一切,都怪当初选择了安逸的生活,没有留下来奋斗,要不然现在也能坐拥800万的学区房,这不是房子,也是下一代的希望啊。
可当我忍受4G网络多图加载看完全文后,发现还是太天真了。
我有一句***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照片拍的好,色彩赞,构图棒,好啊。
你文笔流畅、语言丰富、用词讲究,好啊。
你舍得带孩子天涯海角、见多识广,好啊。
你这么多地方都去过,还是一家去的,玩的住的都不差,隐约有点Show的想法,好啊。
可是你干嘛要跟学区房硬扯上关系呢,用800W和学区房的敏感字眼来刺痛中产阶级的焦虑,然后点进来全文看完是个堂而皇之的风光片,你白瞎一个好标题啊。
你以为看完会传播你的育儿观么?并不会啊。
因为大部分人是都没钱没时间,还要为学区房奋斗呢。他们作为爸爸妈妈,更对不起自己的孩子,既没800万的学区房也没钱带孩子去环游。他们甚至连你文章列出的地方都没听过,还要借助百度才知道在哪里。
你以为看完会有人找你拍照片吗?这个,好吧,可能有,你说,你是不是想开影楼或者做导游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