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斋志异 >卷八 李生

聊斋志异 >卷八 李生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2-05 10:43 被阅读0次

【原文】

商河李生,好道。村外里馀,有兰若,筑精舍三楹,趺坐其中。游食缁黄,往来寄宿,辄与倾谈,供给不厌。一日,大雪严寒,有老僧担囊借榻,其词玄妙。信宿将行,固挽之,留数日。适生以他故归,僧嘱早至,意将别生。鸡鸣而往,扣关不应。逾垣入,见室中灯火荧荧,疑其有作,潜窥之。僧趣装矣,一瘦驴絷灯檠上。细审,不类真驴,颇似殉葬物,然耳尾时动,气咻咻然。俄而装成,启户牵出。生潜尾之。门外原有大池,僧系驴池树,裸入水中,遍体掬濯已。着衣牵驴入,亦濯之。既而加装超乘,行绝驶。生始呼之。僧但遥拱致谢,语不及闻,去已远矣。

王梅屋言:李其友人。曾至其家,见堂上额书“待死堂”,亦达士也。

【翻译】

商河有位李生,酷爱佛道。村外一里多的地方有一座寺庙,李生在那里修建了三间精舍,在里面打坐修行。有些游方化缘的和尚道士来了,常在此住宿,李生经常和他们交谈,供给他们饭食,从不厌烦。有一天,大雪纷飞,天气严寒,有个老和尚挑着行李借宿,言谈玄妙。过了两夜要走,李生一再挽留,和尚又住了几天。正巧李生因有事要离开寺庙回家,和尚嘱咐他早点儿回来,意思想要和李生告别。鸡叫时李生回到庙中,敲门没人答应。他就跳墙进去了,只见屋内有一点儿灯光,李生怀疑老和尚在作法,偷偷观看。和尚在很快地收拾行装,把一头瘦驴拴在灯台上。仔细一看,不像真驴,好像殉葬物品,但驴的耳朵尾巴不时在动,还气喘吁吁。不一会儿整理好行装,打开门牵着驴走出来。李生偷偷跟在后面。门外有个大水池,和尚把驴拴在池边的树上,脱光衣服跳入池中,把全身都洗了一遍。穿好衣服又把驴拉到池内,也洗了一番。接着给驴驮上行李,老和尚跳上驴,飞奔而去。李生这才呼喊他。和尚只是在远处拱手致谢,听不清讲了些什么,就走远了。

王梅屋说:李生是他的朋友。他曾到过李生家,见堂上的匾额写着“待死堂”三字,看来也是一位豁达的人。

【点评】

本篇在叙述方式上颇有创意:由李生言老僧,又由王梅屋言李生,主要讲李生在冬日所见老僧的奇怪行踪。

老僧来时担囊步行,离去时却乘驴而行。如果是真驴,不值得留意,但老僧所骑的驴不像真驴,“颇似殉葬物,然耳尾时动,气咻咻然”,从而有了新闻价值,有了可奇怪之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关文章

  • 舌尖上的《聊斋志异 猪婆龙》

    1 《聊斋志异 猪婆龙》在青柯亭版是放在第二卷第4篇。 据说原稿分八卷,猪婆龙在第一卷的最后,与卷二中第24篇的“...

  • 狐 情 思

    聊斋志异卷二《董生》 狐女魅董生,数月后董生斃,复惑王九思,董生诉于冥府且托梦王生,及暮插香户上,女屡拔亦复插,...

  • 当代聊斋志异之《李生》

    改编自《聊斋志异》-叶生 奉天有个书生姓李,名字记不太清了。 李生喜欢文学,从小饱读诗书,中外名著都有所涉猎,还是...

  • “聊斋”世界里的“元宵节”都发生了什么?

    好不容易丢了的《聊斋志异》第一卷终于找到了。心情是无比激动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四卷本《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是...

  • 《万首唐人绝句》续

    第八卷 五言八 晚唐一(共二百九十六首) 1 宫中题 文 宗(李 昂) 辇路生春草,上林花发时。凭高何限意,无复侍...

  • 硬读《随园诗话》(544)

    补遗卷八(二) 【原书补遗卷八·三】江宁李大绅,号榕庄。《护兰》诗云:“似离故土非其性,才到人家便作难。”“移置几...

  • 画皮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画皮》为《聊斋志异》第一卷40回,是一部描述写人与鬼之间的故事。《...

  • 《聊斋志异》短篇集 一六一 李生

    蒲松龄 原著 商河县李生,喜好佛法。村外一里左右,有一寺庙;筑有精舍三间,李生打坐在其中。游食的僧道,常往...

  • 桐风惊心壮士苦

    曾在《聊斋志异》自序的末尾抄录了李贺的《秋来》诗,两者皆为我所喜,时常一观。 无事时,总喜欢翻翻《聊斋志异》。篇幅...

  • 《白话聊斋》卷二 目录

    相对卷一,《聊斋志异》中卷二的篇幅都要更长。 故事也讲得更细,情节更生动,人物也更加让人感动。 在聊斋中,虽然充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志异 >卷八 李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bt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