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特辑芳草集谈天说地
读张九龄诗:诗罢地有馀,篇终语清省(二)

读张九龄诗:诗罢地有馀,篇终语清省(二)

作者: 行人诗话 | 来源:发表于2020-09-23 11:30 被阅读0次

    闲时与君品诗,不问尘世繁华,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行人诗话

    自张九龄以尚书右丞相罢政事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被张九龄推荐为监察御史的长安尉周子谅,因检举揭发牛仙客,语言中援用了谶书,唐玄宗勃然大怒,在朝堂上杖责周子谅,最后在流放瀼州的半路上去世了。张九龄也因荐举不称职的人而犯罪,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在遭谗贬谪后,创作《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我们一一品读如下:

    【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葳蕤(wēiruí):茂盛貌。

    自:各自。

    尔:如此。

    林栖者:栖身于山林间的人,指隐居者。

    闻风:指仰慕兰桂芳洁的风尚。

    草木:指兰和桂。

    美人:道德操守美好的人。此指林栖者。

    《感遇》其一托意于兰叶与桂花,以比兴的笔法曲折蕴藉地写出诗人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乃是出于本分,并非为了博取外界的称赞、提拔,以求富贵利达。诗歌首二句举兰桂以为类,互文性地写出它们茂盛纷披的生意与体清质洁的品质。三四句点出兰桂在适当的季节显示其欣欣向荣的生命特点。五六两句写林中美人闻其芬芳而心生爱慕。最后两句写兰叶、桂花作为春秋二季最典型的草木,它们的繁茂美丽出于本心,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

    【其二】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注释:

    滞虑句:在孤独和清静中淘洗掉沉积的忧愁。

    高鸟:高飞的鸟。此隐喻在朝者。

    怀空意:意谓怀念朝廷之意。

    至精:谓自己对朝廷的一片至诚。

    飞沉:飞谓飞黄腾达,沉谓沉于下位。

    《感遇》其二写诗人空寂孤高的情怀。诗人自谓幽人,“归独卧”写足一片幽意,这是对世情的扬弃。第二句是倒句,意为在孤独和清静中淘洗掉沉积的忧愁。造语简净隽永,颇有一种身心为之涤荡淘洗的感觉。三四句是说借高飞之鸟传此孤清之怀。接下来两句说诗人自己对朝廷的一片至诚,但是无人可以体察。最后两句说诗人已无意于仕宦的升沉荣辱,但是精诚之心却无可告慰。

    【其三】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注释:

    蜉蝣羽:《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一种小昆虫,生存期只数小时,古人认为其朝生暮死。

    薨薨(hōng):指蜉蝣群飞发出的声响。

    化:死亡。

    奚:何。为什么。

    若斯:如此。

    神理:微妙难穷之理。

    微灭:微茫。

    浩叹二句:《列子·说符》:“杨子(即杨朱)之邻人亡单,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迫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成然变容。”又:“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按,此处借杨朱之事,表述对人生道路的迷惘。

    《感遇》其三说人生短暂,生命的变化微妙难知,应该顺自然之性命,弃绝无谓的追求。一二句单刀直入地揭示生命自由自得的状态。鱼游深池,鸟栖高枝,万物在自然中安顿自己的生命,随其所适而已。三四句借蜉蝣展开思考。蜉蝣的生命如此短暂,但它们还是那么躁动喧嚣,总是汲汲有所求的样子。由此,诗人进一步思索。人的形魄日日都在消损之中,人永远走在赴死的途中,然而形神如何变灭,究竟何时化为虚无却是人自己也难以把握的。最后借杨朱之事,表述对人生道路的迷惘。

    【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释:

    潢(huáng):积水池。

    双翠鸟:即翡翠鸟,雄为翡,雌为翠,毛色华丽多彩。

    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见《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厌火国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矫矫:高举貌。

    金丸:金属弹丸。《西京杂记》:“韩嫣好弹,尝以金为丸,所失者日十有余。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

    美服句:《汉书·王嘉传》:“里谚日:‘千人所指,无疾而死。’”指,谓指斥。

    高明句: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冥冥:此指天空。

    弋(yì)者:张罗网的猎人。

    慕:谋取。

    《感遇》其四借饱涉重险的孤鸿之口殷勤劝诫巢在三株树的翠鸟收敛锋芒,避身远害,说明耀人的才华和煊赫的权势很容易招惹祸患。“海上来”衬出鸿鸟历经风波而来的苍茫孤独。“不敢顾”“侧见”犹可想见孤鸿惊魂未定,忧谗畏祸之心。翠羽已然很美丽,又巢在神树之上,竟然还矫矫自立于珍木之巅,接着,孤鸿以“美服”“高明”譬喻,说明张扬显露易为人所乘。最后两句以鸿雁口吻道出自己高飞远引,躲开人世的灾祸。

    【其五】

    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

    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

    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注释:

    吴越二句:在梦里跨越数千里的吴越,回到故乡。吴越:泛指江南到岭南的广大地区。

    形骸二句:谓自己脱离了躯壳,睡在床上就像到了家中。

    衾(qīn):被子。

    化蝶句:《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按,此谓对自己的存在与否都搞不清楚。

    川鱼句:《淮南子·说林》:“临河面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按,此借指不应羨慕高官显贵。

    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在渤海中。

    归期句:意谓一觉醒来,自觉精神大变。

    《感遇》其五写诗人渴望摆脱形累,通达物化的自由境界。数千里之远,梦寐之中一夕可至,衾枕之际魂游乡县。在“千里”“乡县”与“今夕”“衾枕”的相对中,表现出不为形体所拘,来去无碍,自由逍遥的感觉。诗人在诗中极力描述的一种遗落形骸、超然于万物之表、与物为一的境界,表达了他对自由逍遥的渴慕。

    【其六】

    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注释:

    夕流:(北风)在暮色昏然的河上劲吹。

    檐楹(yányíng):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

    匹俦(chóu):配偶、伙伴。

    自远:独自高飞。

    哀音句:此处诗人暗以喻己。意谓己所哀者非所求不遂,实为世情可哀。

    弃:鄙弃,厌弃。

    疵贱:鄙恶下贱的东西。按,此句略同于“富贵骄人”。

    下士:草野之士。指未入仕途的读书人。

    殷忧:深忧。

    众情句:一般人的感情都是以境遇为转移。众情:指包括“贵人”、“下士”的一般人之情。

    恕己句:放任自己,忘却了自身的修养。

    悠悠:忧虑貌。

    《感遇》其六表现了诗人面对世情日下、众情为外物所累的忧虑之情。白日沉沦,晚风急流营造了一种悲凉惨淡的氛围,让人隐约联想到唐王朝日益没落的现实。鸿鹄悲鸣着远去,非所求不遂,实为世情可哀,且不屑于像燕雀那样在檐楹之间呼朋结伴,苟且偷安。贵人盛气凌人,而不得志的读书人饱经困苦。世人容易被外物所累,从而放任自己,忘却自身的修养。诗人面对这样的现实,感慨忧虑不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张九龄诗:诗罢地有馀,篇终语清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gn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