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在深圳打工的外甥女多次给我微信留言,探讨女儿上学的事。她的女儿叫楚楚,取意大概是女孩子姿容美丽,神态柔弱动人之意。小姑娘我曾见过数次,确实聪明可爱,从小喜欢唱歌跳舞,上幼儿园期间,曾多次参加各级比赛,获得过一些荣誉。转眼间,孩子该上小学了,该怎么办呢?
外甥女一家在县城北环购有套房,旁边也有小学,但到小学三年级才可以寄宿。苦于她的公婆要接送儿女两家的孩子,两家一个在城北,一个在城东,如果跑来跑去实属无奈。我就劝说外甥女,不要把孩子都推给老人,可以自己带着。外甥女说自己刚在深圳换了个单位,工作刚有点起色,实在不忍心放下眼下的工作。另外还给我谈起青春短暂、养家的艰辛等等,我说:“凡事都要有所割舍,眼下孩子上学的事也很重要!”她给孩子报了本县可以寄宿的两所学校,无论是面试还是摇号,但都未能如愿。十分之一的录取比例,其难度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这也是天大的挑战。
作为一个在本县教育战线工作了将近三十年的同志,对于本县的择校热,我是深有感触。曾经无数次目睹了众多学生家长为了给孩子上学报名而熬夜排队的感人场面。如果说明天上午八点开始接受报名,今天下午五六点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就会在心仪的学校门口自觉地排起长龙。不少老人搬着凳子,打着雨伞,有的还拿着凉席,一家人轮流排队。更有一些不符合择校条件的家长和孩子敬而远之,望队兴叹。各学校的校长们,常常一到暑假,就外出躲避,手机关机,人员失联。因为学位有限,常常是得罪了领导和同事,疏远了亲戚和朋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乡镇的学生越来越少,学校越办越难办。甚至一个几千人的村子,留不住一个小学。侥幸有一个教学点,也是三两个教师,十来个学生,课程难以开全,质量难以保证。
择校热持续升温,造成如此冰火两重天的招生局面,实在令义务教育汗颜,让学校、家庭、学生难以承受之重。有多少家庭为了子女上学,需要贷款到县城买房子;又有多少妇女为了子女上学,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锄头,田间的农活,甚至城市的工作到县城租房子。都说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在择校问题上,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愁。
此时此刻,我倒是很怀念我的童年了。一个小小的自然村,只有一百五十来口人。十多个上学的娃娃,一个土生土长的民师,三间平房,百十平方的小院,这就是我的小学。小学期间的全部课堂和所有教育启蒙,都受惠于这个老师了。虽然没有体音美,不懂什么叫普通话,但少了上学奔走的劳苦,少了父母提心吊胆的担心,多了几分乡村教育的自然本真。
现在国家重视义务教育,尤其重视乡村教育。从政策上财力上等多方面给予乡村义务教育大力支持。什么乡镇补贴、乡村补贴、教学点补贴等等该来的都来了,可是家长的心却跟着择校热走了,到乡镇、到县城、到省城,到更远的地方去。
面对乡村闲置的校舍,多少人望校惋惜?面对近在咫尺的名校,多少人望眼欲穿?择校,实在是国民不能承受之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安得名校千万所,让所有学子俱欢颜,从此不再择校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