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
光尧内禅,寿皇穷天下之养以奉,经营德寿宫,数倍大内,巧丽无匹。宫内设立小市,因不免有私酿者。右正言袁孚奏北内私酤,光尧大怒。帝谓袁曰:“昨太上怒甚。宫中夜宴,太上遣赐酒一壶,御笔亲书‘德寿私酒’四字。”因寝其奏,事见《桯史》。又当时征敛无节,装载者必须“夤缘宫掖”字样,乃可以免。辛稼轩云:“曾见粪船旗号。”见《宋稗类钞》。于此见高宗之庇护,而孝宗之体贴入微也。乃其后不得于其子妇,“天寒,官家且饮酒”一语,恶妇口吻,千载犹堪切齿矣。
〔试注〕
1、宋孝宗:赵昚(shèn,1127–1194)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1189在位)。
2、光尧:宋高宗退位后,宋孝宗上尊号为“光尧寿圣太上皇帝”,简称“光尧”或“光尧皇帝”。
3、寿皇: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传位与子光宗,光宗上孝宗尊号为“至尊寿皇圣帝”,见《宋史·孝宗纪》。省称“寿皇”。
4、德寿宫:遗址在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路,今建博物馆。南宋两位皇帝“退养”之处。
5、右正言:宋代官职名,中书省的属官。掌规谏讽谕。见《宋史·职官一·中书省》。
6、袁孚:《京口耆旧传》有《袁孚传》,未搜得。
〔附〕《桯史·袁孚论事》:孝宗初政,袁孚为右正言。一日,亟请对,论北内有私酤,言颇切直,光尧闻之震怒。上严于养志,御批放罢,中使持玺封至堂。时陈文正当国,史文惠为参预,未知其倪,启封相顾罔测。文惠曰:“上新即位而首逐一谏官,未得其名,此决不可,请俟审奏。”翌日,遂朝,方扣榻以请,玉音峻厉,遽曰:“谓已行下矣,尚何留?”文惠奏曰:“陈康伯固欲速行,而臣不欲也。臣有千虑之一,愿留身以陈。”班退,文惠问:“孚何罪也?”上谕以疏意曰:“是非所宜言,不逐何待。”曰:“陛下亦知德寿宫中无士人乎?”曰:“何谓也?”曰:“北内给事,无非阉人,是恶知大体?若非几个村措大在言路,时以正论折其萌芽,此曹冯依自恣,何所不至?”上竦而悟,天颜少和。文惠进曰:“不特此事,争臣无故赐罢,天下咸以为疑,而欲知其故。若以此为罪,则两宫之间且生,四方闻之,必谓陛下方以天下养,而使北内至于有此,非供亿不足而何?必不得已而去,当因其自请而听之可耳。”上释然霁威曰:“善。”将退,复前曰:“后之日,复当五日之朝。愿陛下试以意白去孚,傥可以上皇意留之,尤盛德事。”上许诺,既归自北宫,亟召文惠而谕之曰:“太上怒袁孚甚,朕所以亟欲去之。昨日方燕,太上赐酒一壶,亲书‘德寿私酒’四字于上,使朕跼蹐无所。”文惠曰:“此陛下之孝也,虽然,终不可暴其事。”居数日,孚请祠,得守永嘉郡。既而文惠又奏:“谏官以直言去,非邦家之美。请以职名华其行。”遂除直秘阁,外朝竟不及知。自是纤人知谮之不行,亦无复投隟者。一言回天,体正谊得,两宫慈孝,终始无间,此举实足以权舆之云。
7、因寝其奏:寝:平息。
8、《桯史》:岳珂记载两宋时代朝野见闻的一部史料随笔。
9、夤缘宫掖:夤缘:攀援;攀附。比喻拉拢关系,阿上钻营。宫掖:宫廷,皇宫。
10、天寒,官家且饮酒:《宋史·后妃传》:“及太子即位,(李凤娘)册为皇后。光宗欲诛宦者,近习皆惧,遂谋离间三宫。会帝得习疾,孝宗购得良药,欲因帝至宫授之。宦者遂诉于后曰:‘太上合药一大丸,俟宫车过即投药。万一有不虞,其奈宗社何?’后觇药实有。心衔之。顷之,内宴,后请立嘉王为太子,孝宗不许。后曰:‘妾六礼所聘,嘉王,妾亲生也,何为不可?’孝宗大怒。后退,持嘉王泣诉于帝,谓寿皇有废立意。帝惑之,遂不朝太上。”“帝久不朝太上,中外疑骇。绍熙四年九月重明节,宰执、侍从,台谏连章请帝过宫。给事中谢深甫言:‘父子至亲,天理昭然。太上之爱陛下,亦犹陛下之爱嘉王。太上春秋高,千秋万岁后,陛下何以见天下?’帝感悟,趣命驾朝重华宫。是日,百官班列俟帝出,至御屏,后挽留帝入,曰:‘天寒,官家且饮酒。’百僚、侍卫相顾莫敢言。中书舍人陈傅良引帝裾请毋入,因至屏后,后叱曰:‘此何地,尔秀才欲所头邪?’傅良下殿恸哭,后复使人问曰:‘此何理也。’傅良曰:‘子谏父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后益怒,遂传旨罢还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