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通俗点来说可以理解为那句有点矫情的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读书这件事,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件挺私密的事。你不可能要求同样一本书,读过的人都能对其中的每个细节与你一样感同身受。我们对该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不同,文学体验当然也就无法同日而语。
曾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与《新知》杂志主编的作家苗炜,在其新作《文学体验三十讲》中分享并总结了自己多年来对一些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同时亦在每一章结尾深入思考并探讨了关于情欲、孤独、生存与毁灭这些本质上的问题。这就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自身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我们“不够关心”作品,还是作品“无法关心”我们?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散发其个人气质的文学解读方式——“文学体验”出发,带领我们回眸百多年来西方文学佳作。这种纯粹而自我的“文学体验”并非专业术语晦涩难懂的堆叠,也并非毫无情感的解读机器,它不需要我们去一点点拆解文学大厦中的语言体系,只要求一点,看起来简单却也最难:尊重自己的心情,尊重我们在阅读时心动的一刹那。无需任何外在的标准禁锢,聚焦于我们自身、回归本心,捕捉生活与文学作品重叠那瞬间的美好。
孤独,为什么你总是孤独?以第一讲中讲到的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为例,它围绕着小镇上哑巴的故事而展开,讲述了在珠宝店工作的聋哑人辛格和四个小人物之间的故事,他(她)们分别是酒吧老板、小姑娘、黑人医生和工人运动积极分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可是却不被身边的人理解与接受。也就是说,他们每个人的灵魂都是孤独的,都有向聋哑人倾诉的欲望。
单纯从哑巴这个人设我们就可以笼统得出一个结论,该小说突出且唯一的主题就是“孤独”。当然也不乏一些细节描写,诸如二人的工作、品行、行为方式及生活交际等方面。按作者的理解,通过这些方面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本小说的主旨,它凸显了什么呢?可以总结概括为: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绝望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终极的孤独。然而,我们还是要想办法更好地面对它并战胜它,克服我们每个人内心对于孤独的恐惧。
再回到开头的那个论点,既然读书是这么私密的事为什么还要写一本关于个人文学体验的书?它的价值在何处?在我看来,苗炜的这本《文学体验三十讲》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读到它的人会对判断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高低有着多种衡量的尺度,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移,这些作品是否仍然能给不同时空的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灵共鸣。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这本书与其作者的成功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