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霍跳锋谈学习《诗经吟诵》的付出与收获
人生如同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吟诵,是我在人生之路行至不惑之年的美好邂逅。为了与她碰撞出美丽的火花,一路采摘,一路酿制,一路收获,艰辛也是为了甜蜜,这甜蜜撒在道路两旁,芬芳了自己,也正在感染着他人。
一
2021年秋冬,我加入了《诗经吟诵》左辅学习群。刚开始,出于好奇,我会打开语音条听一听学友们的吟诵,也并没有觉得这个社群跟一般的学习群有什么不同。当时,我在新网师的学习如火如荼。2020春年进入新网师成为200458学员后,选修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写作》课程。李老师亲切自如,行云流水般的授课方式,深深吸引了我,他鼓励我们到做到四个不停:“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不停地实践。”我情不自禁地把他当作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李老师点燃了我上学时候的热情,虽然当了老师之后很少写作,但就在那个学期我还是重新拾起写作,用李老师教的方法观察学生,记录生活。我的职业倦怠在李老师的鼓励下,正在慢慢消除。
很快一学期就结束了。在网师的第二学期,我还收获了“榜样学员”的光荣称号。也就是这一学期的尾声,常利菊老师抱我进入了左辅吟诵学习群。网师的学习之所以成就很多人,是因为他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要求学员自学教材、完成作业、听课打卡。也有很多学员不能忍受这种严苛的要求,中止了学习。
加入吟诵学习群两周后,白凌燕大姐告诉我一定要在群里学吟并写心得,否则就会被踢出群,那一次,我交的作业是《静女》,也是这首《静女》,我彻底沦陷,爱上了吟诵。
可是,新网师和吟诵都是要求严格的学习社群,再加上两个班的语文课的教学,那段时间我就像个小陀螺,而且是那种上了发条的,不抽自转。有一次,同小区的一个女人见我带儿子在院子里玩,怪声怪气地说:“你就是猴子(儿子的小名)的妈妈啊!经常见他爸爸带他玩!”还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似乎在说“你是有多不称职啊”。顿时,好像有人重重地打了我一个耳光,我打了一个激灵。终于,我认识到我必须得在新网师和吟诵之间作出选择。
新网师教我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教我更好地安身立命,教我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吟诵教我怎样做一个好人,教我如何参透人生,教我在成长中教学。很长一段时间,我左右为难,无从选择,生活一团糟糕,两边的学习都不尽人意。有一次,王蓉老师描述:“我们的教学就像驴推磨,而学习经典就是让我们跳出驴道,环顾四周。”一语点醒梦中人,之前我为自己放弃新网师的学习后悔自责,但又无能为力,听了王老师的话,我学着放过自己,和那个执着的自己和解。
着力即差,不执着于做一个好老师,不在“术”的圆圈中打转,“道”在脚下,“道”在四方,“道”就在教给孩子们的吟诵声中盘旋。
二
对于我来说,吟诵最能感动的是自己,收获最大的也是我自己。爱上吟诵以后,才发现《道德经》吟诵是绕不过去的一座山,一座宝山。《道德经》成了我后半生的根本书籍,书桌上,沙发边,床头柜,枕头旁,时常会看到我的《道德经》,我现在不会朗读《道德经》,只会吟诵。
吟诵,尤其是吟诵《道德经》,让我的自信心大增。去年的一天,我们八年级的老师组织集体备课,谈到古诗文教学,我立刻滔滔不绝地向同事们介绍如何用吟诵加强古诗文背诵,如何通过声音帮助理解古诗文,“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平低仄高”,说到激动之处,我即兴吟了唐代诗人王绩的《野望》,尽管当时情感处理得很差劲。吟完之后又背吟了《道德经》第一章和第八章。当时教历史的惠媛媛老师立刻对我刮目相看,并说道:“吟诵让你改变了很多!”是的,要是放在以前,我根本不会主动展示自己,自从爱上吟诵,只要有人问起提到,我都会积极热情地展示。可以说,没有吟诵,我不是现在的我。
这也和魏老师一直要求我们做一个实证实修的弘道人密不可分。学习吟诵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传承文化经典的责任担当。也是在去年,学校组织经典诗词朗诵比赛,要求除了八年级十二个班级参加之外,每一个教学组的老师也必须出一个节目。我第一个报名个人出一个吟诵节目,连我自己都特别惊讶,但是就是使命感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要现在舞台。那次我和所代班级的四个学生一起吟诵了《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自此全校老师们都知道我在推广吟诵,尽管力量微弱。
推广的路上,难免有人听不惯我们的调子,难免有人冷嘲热讽,但自己怀抱着吟诵这块美玉,我一心想的都是如何回报,如何与吟诵“永以为好也”。
我与吟诵似乎前世有缘。我喜欢唱歌,小时候写作文《我的梦想》,犹记当时郑重其事地写到要当一名歌唱家,还用心感受站在舞台上的那份荣耀,记得当时老师修改时专门用了一个词“喝彩”,说台下的观众在热烈地为我喝彩。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离现实越来越远,但对音乐的热爱初心不改。刚刚接触吟诵的怦然心动,就是因为她可以很好地将我的专业与爱好结合起来,让我似乎回到小时候铆劲唱歌的情境。
站台舞台上一展歌喉这辈子是无法实现了,可命运让我遇到了吟诵,这是多么幸福啊!经过魏老师的推荐,我听徐健顺教授的课程,当徐老师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歌者”,感动之情油然而生。为什么一定要现在舞台上呢?唱自己的歌不好吗?高辽远老师在谈吟诵的感受时说:“唱歌是向外获得肯定,吟诵在关照内心的同时肯定自己、立己、知止、知命。”吟诵教我关照自己的内心,会吟诵的人都是有内功的人。我对“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有也更深刻的体会。
以我为圆点,我的两个孩子爱屋及乌,成了吟诵爱好者,也成了魏老师的忠实粉丝。我的老公也愿意参与我的学习。在学习《鸡鸣》和《女曰鸡鸣》的时候,他都参与了我的作业完成,表现较好。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很诧异,我是用什么方法能让一个性格内向的男人开口吟唱,而且积极配合的。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让他看到了我的热爱。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用知识从农家子弟变成一个县城的公职人员的人,他深知经典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支持我通过学习吟诵影响身边的人。吟诵,让我的家庭更加融洽,也更加充满书香气息。
盘腿坐在床头,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抚摸着我的背。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没有吟诵,我还会喜欢传统文化吗?如果不是因为喜欢唱歌,我还会爱上吟诵吗?如果没有吟诵,我还是我吗?
叮铃,收到学习群中的一条信息,魏老师明天进行《道德经》全本吟诵。好吧!让吟诵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路收获芬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