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特辑文艺天地谈天说地
上海希望24热线走进华美医疗美容医院

上海希望24热线走进华美医疗美容医院

作者: 彩虹之心88 | 来源:发表于2023-03-04 18:05 被阅读0次

昨天下午,我们上海希望热线的执行长群英师姐接受善渊汇的邀请在华美医疗美容医院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主题是未成年人心理危机预防。

课程开始前,师姐给现场的朋友们介绍了希望热线,这是一条全国免费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它的创办人是我的师父林昆辉老师,至今运营十年了。很荣幸,我在2016年圣诞节那天加入了这个温暖有爱的团队,成为了一名宣讲员,虽然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因为有了大家的相伴哪怕未来的路再艰难,我都不怕了。

屏幕上这些自我伤害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其实自我伤害并不像社会大众,新闻报道的那样是因为创伤事件,生活上的打击导致,这些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未成年真正自我伤害的原因是他们心中没有别人,没有事,只有自己。

说实话,面对自我伤害,我难免感到心痛又无奈,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宣传危机干预的知识,成为一束光。

或许在很多大人眼中,现在的孩子不愁吃穿,那还会有什么烦心事?怎么会自我伤害呢?其实孩子也会有不开心的时候,有烦心事。如果当你的孩子有自我伤害的行为或想法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反思自己。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10万儿童青少年死于自我伤害,平均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身亡,8个未遂。还有数据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自我伤害率已经位居全球第一。

看到这,大家可能都会很震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我们是生活在时间轴上的一个个事件里,常规事件是指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做的事,比如,吃饭,睡觉,不过会有突发事件,有好的,也有不好,在时间轴上也许会出现冲突事件包括我自己跟自己的冲突,比如,有的孩子嫌弃自己,我不好,妈妈,老师都不喜欢我……外在的冲突事件,比如,亲子关系破裂。如果突发事件,冲突事件过了,只要不再惦记,就没事了,但对于有些孩子,过不去成为心事,耿耿于怀,从而破坏了常规事件,形成创伤事件。

判断一件事是否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事情发生后,孩子是否能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玩就玩,如果一切正常就说明没事,不用再提了。

师姐讲的课太精彩了,现场的朋友们听得多认真呀!

人类创伤反应发展历程我已经很熟悉了,记得师父讲过,常态反应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属于心理咨询的对象,病态反应是心理治疗的对象,变态反应是危机干预的对象,而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创伤事件是指一件事的发生破坏了常规事件,分为重大和一般创伤事件,重大创伤事件是指家破人亡,地震之类的灾难事件,一般创伤事件是指离婚,丧偶之类的生活事件。

这个方程式是指,把自我伤害当做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告诉孩子自我伤害无法解决问题,要学会向父母,老师以及希望24热线求助。

很多人会认为求助是懦弱,自我伤害是勇气,事实上,求助才是最大的勇气,而且,师父说过,敢于求助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同时当帮不了自己的时候,有能力帮助别人。

为了避免未成年人自我伤害,当发生冲突时,父母应该及时回避,不要跟孩子争吵。当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协助孩子消除创伤事件造成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拉力和推力,师姐让两位学员扮演拉力和推力。拉力是一个人的幸福感,推力是一个人的创伤指数,人走向自我伤害并不是痛苦太多,而是幸福感太少。

亲爱的师姐,您讲了两个小时的课程,辛苦了,这次相遇,您就像冬日的暖阳一样温暖着我的内心,让我感动不已,感谢我的人生路上有您相伴。您知道吗?望着我们的合影,我感到满满的幸福,您在我的幸福盘生命连带关系上。

关于课程,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第一,原来师父和妈妈管我是因为爱我,可我总是拒绝了这份爱,日后我要学会接受。第二,三种拉力:自己拉自己(自己对自己的满意度)他人拉自己,自己拉他人,对我来说,我对自己的满意度还不够,不过比起过去好多了,继续加油。

愉快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带着美好的回忆坐上了回家的列车,再见上海,再见我的重要他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海希望24热线走进华美医疗美容医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me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