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口耳之学(完整版)

口耳之学(完整版)

作者: 路不遥 | 来源:发表于2023-02-02 23:07 被阅读0次

    (昨天太累了,没有写完就睡着了。今天补充完善。)

    昨天读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到刘瑾事件,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思维的确和常人不同。

    然而他的不同并没有奏效,而是给自己招来了牢狱之灾。最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被流放到贵州一个叫龙场的极度偏远的地方。

    他的朋友湛若水知道后都为他担忧。毕竟那个地方太偏远了,这一回大概是有去无回了。

    和朋友担忧他的前途命运不同,王阳明并没有对自己被流放到这么偏僻的地方而担忧,说“我唯一担心的是当今天下,圣学不明,读书人只讲口耳之学,不谈身心之学,我希望你能把身心之学发扬下去。”

    口耳之学?说句实在话,之前并不知道,它竟然是一句成语。也不清楚它的正真意思。

    于是就专门查了一下。

    口耳之学,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口耳之学后也指从道听途说中获取的片断知识。

    出自《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何)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劝学》是荀况表明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一篇文章。荀况认为,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与环境影响而取得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要“锲而不舍”,“用心一也”,不可以死读书,也不可以浅尝辄止,杂而不专。

    荀况的意思,君子对于学习,听在耳里,记在心中,表现在一举一动上,所以他即使是极细微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小人对于学习,听在耳里,说在嘴上。嘴和耳之间的距离不过四寸,听在耳里说在嘴上怎么能利于自己品德的`提高呢?那些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学习,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小人学习,则是为了四处卖弄,讨人喜欢。因此,别人没有问就去告诉人家叫做急躁,问一个问题却要告诉别人两个问题就是啰嗦。所以,君子回答问题也要适度。

    仔细品读这句成语,还真是非常形象,叫人不得不佩服古人造成语高妙之处。

    口用来说,耳用来听。口耳之学,顾名思义,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说,小人学习,往往别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听了什么就以为自己懂得了什么,就到处去显摆到处去说。

    和“口耳之学”相对的是“心法之学”。和口耳之学不同的是,心法之学关乎心,也就是对听来的知识,认真思考,充分理解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做人做事。

    我们读书学习,就是要摒弃“口耳之学”,而是要遵循“心法之学”的要义。

    当然,口耳之学之所以那么容易被小人所广泛应用,大概是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的距离,这么短的距离,自然做起来容易许多。而耳到脚的距离,却比耳到口的距离远的多,所以要做到用所学指导行动,自然也就难有得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口耳之学(完整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mg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