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林叔在开始写之前,还是有一部分是没完全连接和理解的。
今天,在绅士君的推荐下,林叔看了这部《爱,死亡和机器人》(也被大家称之为“爱死机”),目前还是看到第7集。
怎么说呢?
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动画电影短片系列,每一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都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思考。
也应了莎士比亚那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部由Netflix出品的《爱,死亡和机器人》一共有十八集,导演是曾经拍过《死侍》的蒂姆·米勒和拍过《七宗罪》的大卫·芬奇。
《爱,死亡和机器人》这部动画的制作也是相当别具一格,他们召集了五个不同国家(美、法、韩、匈牙利、加拿大)的顶尖动画制作团队,组成18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独立制作其中一集。
在前几天,林叔还专门写了一篇聊Netflix(网飞)这家公司的文章。
网飞向来的风格都是,给制作团队超级充足的制作经费和极大的发挥空间,让制作团队能在制作过程当中完全放飞自我,以生产出最佳的作品。
《爱,死亡和机器人》每一集的时长从5分多钟到十几分钟不等(1-7集是这样,后面的不知道是不是一样的),观影评级为R级,也就是限制级,17岁以下人士必须在父母或成年监护人的陪同下才可以观看。
直到林叔写本篇文章时,《爱,死亡和机器人》在豆瓣有196361人进行了评价,豆瓣评分为9.1分。
想必,那些看完了的观众,在短片中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所以才给出这么高的分数吧?
本篇文章非影评,仅为表达林叔对此片观看后的一些浅薄的理解。
如觉得表达的观点与你的观点不一致的,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讨论。
假如你还没看过,而且已经成年了的话,林叔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目前B站有一部“马赛克成精版”),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爱,死亡和机器人》据说都是根据科幻小说改编而来,而网飞为什么选择这十八个题材?林叔的个人理解,应该是这十八部刚好能覆盖到他所需要的揭露人性的黑暗面和警醒世人的素材。
在看完的七集中,每集都有着独立的名字与剧情。
其中,有几集是让人看完后有点一头雾水,觉得不好理解的。
但是,林叔尝试着将他们重新排列和重命名之后,仿佛就容易理解得多了。
噢!原来如此!
这俨然跟网飞前几年推出的互动剧《黑镜:潘达斯奈基》有着类似的手法。
互动剧差不多是从2016年开始流行,一部名为《夜班》的真人互动电影游戏在STEAM上登陆,进入大众视野。
随后,《底特律:成为人类》和《黑镜:潘达斯奈基》在2018年同年上映,瞬间引爆网络,受到大量网友热评。
《爱,死亡和机器人》与《黑镜:潘达斯奈基》又有不同的是,《黑镜》是一部总长312分钟的完整的电影,在观众的选择下,能体验到的时长大概是90分钟左右。
而《爱,死亡和机器人》则是一部让人看上去,所有分集几乎都毫无关联的短片动画电影。
但你稍加琢磨就会发现,他们似乎又有着某种关联。
这实在是件很奇妙的事情!
在《爱,死亡和机器人》的前七集中,林叔试着将他们重新命名并重新排列了一下观影的先后顺序(由于都是独立故事,所以,调整观影顺序并不影响观影体验)。如下:
第六集:当酸奶掌管世界(进步)
第五集:夺魂者(选择)
第四集:战服(入侵)
第一集:桑尼的优势(伤害)
第三集:目击证人(循环)
第七集:天鹰座裂缝外(真相)
第二集:三个机器人(灭绝)
关于剧情林叔就不去剧透了,这样,大家在看的时候就不会有先入为主的观点。
这一小段排列的总结为:世界在不断进步,人类开始入侵,伤害在不断重复上演,真相太过残酷,人们选择了活在虚构的世界当中,最后导致了人类的灭绝。
当然,这仅仅是看了前面七集的一个联想。如果将18集全部看完,必然又是不一样的体会。
导演之一“蒂姆·米勒”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一封写给宅男们的情书。
而你,又从中看到什么呢?
最后,Emmm...说句题外话:网飞会不会在此次试水之后,将这十八部IP各自打造成一套全新的英雄作品,成为另一个版本的复仇者联盟?
好了,我是林叔!一个“半道出家”喜欢动漫的老先生,想必我的后半生也会执迷于此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私信告知),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