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本文作者陈钟凡先生都是处于一种只知其名,不知其人的状态。
读完文章以后,赶紧去网上翻找了一下先生的资料,对于先生在文学批评及高等教育事业方面的成就深感佩服。
在本文中,陈先生将中国古代旧书分为三大类:史学、哲学思想和文学。
由于时代的发展进步,科学的繁重,读专门书的时间大大减少;故此,陈先生强调:我们读书要讲究最经济的方法,即 “读书是为解决问题,否则不必去读;所以我们要用最经济的方法去读最有用的书。”
对于史书,先生认为由于时代久远,不好考证,所以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去读古史,先去研究地质学、人类学、人种学、算学等科学,然后才可进而研究古史。
这点倒是和胡适先生的所讲的 “读书要博” 不谋而合了。
哲学,其实讲的是思想的问题。
应该用客观的眼光,自己的经验去解释它,这样才能读出文章真正的面目,不被后人所添加的附注所影响。
陈先生认为文学乃感情的产物,目的在于表现人性;所以研究文学,是完全用不上科学方法的。
虽然文学具有阶级性,但是人的冲动和感情是彼此一样的,一个阶级也是可以了解另一个阶级的文学而感受其中趣味的。
遍读古书,感受古人的人生经历,汲取当中的智慧和教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