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73053/62d125b0822b8d4e.jpg)
后知后觉的我,通过对比、分析身边的“成功人士”,我发现他们身上否共同印证着一个真理——情绪决定命运!而我是一个被情绪牵着到处跑的人,根本做不了情绪的主人翁。需要对治我的习气之一情绪,那么我的功课便是修忍辱。
我的情绪不够稳定,一旦遇到外境外缘不顺,声音先会高八度,紧接着情绪宣泄而出,头脑瞬间会被愚痴所覆盖。一吐为快,加之能量的疏泄,待头脑冷静下来,我的肠子就会悔青了。说了些啥,为什么要说,全然不知。想着那发火的模样,一定是面目可憎。偶尔回想起两句,发现那话也不过是怎么气人怎么说的。若遇到对方修为好,比如我家先生不跟我一般见识,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若遇他人,互相受低能量拉扯和影响,或者被激怒,那就是双方陷入愚痴的阵地,除了消耗和宣泄能量,然后把事情搞砸,不会再有它用,更不会有啥好果子吃。
稍有成长的我,这所谓的成长,是在饱受了情绪的苦果之后,被迫成长的,换言之,是有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因此,现在发火之前,会先做个权衡和掂量,是想解决问题拿到一个结果,还是要断绝关系,至死不相往来?有了这样一个考量之后,那火便熄了很多,若能再给点时间,便有慢慢熄火之势。
有朋友曾启发我,遇到想发火的时候,能否换一种方式试试?你总用一种模式,难道不觉得有些单调无趣。可以试着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以前若是信口开河,现在能否保持沉默。沉默?我怎么能做得到?我是对的,我为什么要保持沉默?不理论一番,心里的坎根本过不去啊?其实,站的角度和位置不同,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这道理我也知道,就是做不到,有时是因为对方的说话态度、语气、用词不当等等,让自己的心上窜下跳,情绪波动起伏。这些都是我需要修忍辱的功课。其实这在心胸开阔的人眼里心里,根本算不上什么辱要忍,只因心大事就小。
朋友进一步引导教化我。你先试一次,如果不行你再改用之前的模式。行与不行,能不能用效果说话?这么一说,我倒想看看那效果会是怎样?朋友现身说法,告诉我曾经她的第一次转变。有了第一次的沉默,后来就有了很多次。再后来,她才得知这种沉默的方法,用老祖宗的话说是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背靠老祖宗坚实的后盾,加之朋友的循循善诱,我决定,一定要试用一次。穷则思变,看来改变的机缘到了。就自己那点福报,每每火烧功德林,我就痛悔不已。积点福报不容易,消起福来可是快。平日里可以通过和气柔和的话语,为自己多攒些福报。出现状况时,只要管住嘴,保持沉默,不造口业,全当是在积蓄福报。
另有朋友高见,说听比说更重要!你要学会倾听,听明白了,你就可以提问和发问。通过发问直接解决核心和焦点的问题,这样会更高效快捷。沉默虽说能避免冲突,避免情绪化中造成更多的问题和麻烦,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沉默,毕竟还是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中。而倾听和提问,是一种接纳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带来双方能量的提升。这样不就没有辱可忍了吗?
于是,我开始思考和期待,下一次暴风雨的来临。愿在那水火不相容的阵势中,可以实践到我学来的方法和理论。纸上谈兵、纸上画饼,从演练到实操,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法就是做事,遇事应对,先做,先行动,先用起来再说。做完反观一下,做对了就总结经验,做错了就吸取教训。哪个大师不是通过反复训练出来的?接下来最主要的功课便是修忍辱。挫其锐,解其纷,棱角磨平,自然有圆融。感谢我身边的这些善知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3053/b8af1620718ad4c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