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项脊轩志》的教读笔记,以前高中的时候学习这篇文章并没有任何感觉,但是随着时间的累积,生活经验的丰富,越发能够体会归有光那琐碎的生活语言里面饱含的浓厚深情。归有光特别擅长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传递感情请找一找,回忆自己的母亲、祖母、妻子,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书写,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每每读此几句,总是喉咙吞咽难忍。离家时间越久,亲人陪伴的时间越少,越发的懂得归有光的内心苦楚。上高中开始就是在外地读书,感觉跟家的感觉总是疏离的,跟母亲的感觉是陌生的,直到前年妈妈查出来癌症住院,我顿时内心停拍了,刚好放暑假,两个月的时间,我看着妈妈近了五次手术室,时间最长的一次是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半。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哥哥姐姐焦灼不安,沉默不言,出手术室的妈妈脸色苍白,浑身插满管子,我顿时哭了出来,每个晚上给妈妈擦洗身子,然后躺在行军床上得我疲惫不堪,但是我又难以入睡,内心里都是对母亲的种种设想。每天看着她难以下咽的食物,看着她穿着病号服带着尿袋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我知道母亲内心在渴望窗外的世界,但是她是不会出去的,她太要强了,这样的她怎么可能带着尿袋出门去呢。三个月以后,妈妈终于出院了,我后来不敢想,如果妈妈不在了我该怎么办?哥哥姐姐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我该怎么办呢。父亲是继父,那个家我回去找谁呢?就像我之前在富平上班的时候,我看着县城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为我而亮,为我而守候。那一刻我突然孤立无援,这世界上的孤独是没有形状的,她无孔不入,潜伏在每个你不开心的细节里。
所以,我读《项脊轩志》的时候,总是情难自禁。林黛玉的《葬花吟》诗中有这么两句;“独倚花锄泪暗洒,洒向空枝见血痕。”《项脊轩志》的描述看似平实冷静,实际上却是归有光面对无花空撒泪而成的文字。人只有经历了世间的悲欢冷暖才能深切的发现艺术作品里的所有都来自生活,其实在很多程度上是比较克制的。生活总是有意想不到的戏剧性。
由于自己情感的体察,所以我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只是抓住了几句对话以及两句写景描写的。“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是对生活的热爱,才能体察自然的有趣和生机。第二句话就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我们忘记了生活,但是时间全记得。我让学生从项脊轩的变化来看时间的迁移,从对话里去体会情感的蕴含,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从细节出发,体会伟大作品的伟大之处。课堂虽然少了环环相扣,但是多了真情流露。后来又学《祭十二郎文》,韩愈那种浓郁的悲伤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出其不意。你以为随随便便的一场告别多年以后回过神来发现,原来那竟是永别了。
后来在网上看到一段续写,觉得算是悲剧有一丝甜美的收稍。“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今伐之,为博小娘子一笑。小娘子一笑,正若吾妻年少时。小娘子为吾妻及吾之女,今伐树,为小娘子造出嫁之物,愿伉俪情深,不输吾与亡妻。余下碎木再打茶具酒壶各一套。待他日贤婿登门,前半夜兀自独饮,念吾女出阁。后半夜与婿对饮茶,半生明珠托与人。”
2019.7.31 记阅读肖培东先生二书第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