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是假期的第三天,孩子已经在桌前2小时了,一手转着笔,一手摩挲着作文本,哀声叹气个不停。
看来这篇作文是快要了他的命一样。
看到他的状态,想到了自己,写不出文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难受。
2
我和先生在客厅的餐桌边相邻而坐,他忙他的下周计划,我也在焦灼地面临着和孩子一样的难题——日更文章。
房间里不时传出各种声音,一会找橡皮,一会翻作文书,就是迟迟没有开始。看着他的那副模样,我和先生面面相觑,决定上前干预下。
孩子自小爱看书,但也大多局限于科普之类的自然类书籍,面对写作文,时常发怵,不知要如何下笔。
正值中秋,这次的作文自然是以“中秋”命题,为此老师也让我们打印了相关的范文,旨在让孩子模仿,循着某种套路去写也会更容易些。
老师的原意也是希望通过模仿来达到可以练习的目的,不曾想也正是这样的文章看多了,反倒束缚了手脚,不知该怎么写。
于是我们齐刷刷坐在孩子的床上,试图将孩子从苦闷的愁绪中拉出。
再次回忆了中秋节在婆婆家的快乐时光。
吃完晚饭,收拾妥当,便配合着婆婆、婆爷爷收拾好八仙桌,摆于院内,再依次摆好月饼、涨烧饼、苹果、柿子、老菱,大枣等。
小时候我们都这样过,我和孩子这样说道。做好这一切,就等着月亮的出现。
有时乌云遮住了月亮,迟迟都不现身,我们就在心底暗暗呼唤。大人们则很淡定,表示月亮总会出来的。那种坚定,就像相信日子总会好起来一样。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着笑着,吃着看着,不一会,月亮就掀开了她的面纱,安静地看着我们。
于是我们奔走相告,大人们则乐呵呵地点上一根小鞭,在霹雳啪啦的声响中祭上一炷香,虔诚地拜上一拜,来年的美好愿望,似乎就都在那里了。
当提到了这里,孩子似乎立马来了精神,眼前一亮!对对,我和弟弟还帮着拿了鞭炮,和香炉。
于是我们又引发了一些其他的思考,孩子都兴趣盎然,跟着一唱一和,看来写作文也没了阻碍。
想起曾几何时,我和先生为了一篇作文,和孩子足足磨了5个小时,声嘶力竭,耗尽心力到甚至怀疑人生。
不禁感慨,我们都成长了。
3
其实对于写作,真的也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无非就是多读书,以及生活中的多留心和观察。
孩子写不出来,就是因为生活阅历的欠缺,而不知如何动笔。当家长一点点引导孩子,去慢慢发现,即使生活中那些稀松平常的小事,也能写出花来。
文章中的意义当然很重要,但彼时那刻的心理感受也同样重要,尊重、辨识以及体会到他们,更是一种心灵的成长。
最后,孩子特别顺利地完成了作文。
不光有拜月的场景,还有他和弟弟一起玩得有关“月”的飞花令游戏,以及那么美丽动人的月亮照耀过那么多人,应该也是一种团圆的思考!
4
经过这波操作,我的日更也有了着落。
我们总在企图写出多么惊骇世俗的文章出来,其实不然。
生活中的那些搅动情绪的东西,或感动的,或惊讶的,或欣喜的,或愤怒的,或反思的,或困惑的,都可以是我们写作的源泉。
最后我们互看了彼此的文章,都表示很满意。至少当下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看完觉得对您有帮助的,希望您能花0.1秒点个赞哟~
你小小的点赞永远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谢谢你~♥️
晚安!
这是我日更的第12天(12/100)加油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