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农对老九的吸引来源于他的“见路不走”的思想,如何将这一思想应用到他的面馆,方迪领悟到了真谛,她理论联系实际,与老九改革“老九禅面”,拓宽销路,实现不景气到北京-纽约连锁经营,这个“见路不走”看似很简单,实则不然。
“见路不走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的意思,跟‘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个道理,“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出自《金刚经》的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更具有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所谓的“路”书中叶子农说道“成功者的经验,方法叫路。路管不管用?管用,不管用就没人走了,它管借鉴、模仿、参照的用。但是我们说它有漏,不究竟。”
也就是说路是别人的,他人成功只是他人在某种条件下所能实现的所谓的经验,而这种经验用在我们身上或许不适用,因为我们不一定具备,故他人的成功,我们同等条件也不一定能成功!这便是“有漏、不究竟”的地方。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就要求我们透过表象看本质,这样才能捕捉到事情的真相,这个真相便是如来,也就是事物本来内在的规律性,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最终的目的便是寻“道”,即寻找事物本来的过程不正是格物致知的过程吗?当然这是一段“止于善”的心路历程!如此看来,寻找并看破如来的过程,着实不简单啊!
“见路不走”这一思想的核心便是实事求是一切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唯经验、教条等,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要解放思想,不要怕跟别人不一样,因为很多人一看到跟别人不一样似乎就觉得不正常了,心里不踏实。也不要怕跟别人一样,因为也有很多人是生怕跟别人一样反而会显不出自己高明了。一样还是不一样都不重要,关键是要立足于自身。所以这样看来见路不走的思想是在提示我们如何在这滚滚红尘的人世间遵照规律与个人实际做事。
如果《遥远的救世主》为我们揭示了天道的秘密,那么《天幕红尘》则更侧重于“地道”,为我们指明了如何在红尘中运用“道”更好的生存,(践行道)从而实现“人道”即人要克服弱势文化属性实现强势文化属性的过程,这不正是天地人完美的统一吗?
“见路不走”怎样走好属于我们自己的路,着实值得我们不断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