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成长训练营~好好学习100天第61天—《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父母成长训练营~好好学习100天第61天—《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作者: 追着阳光大声唱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23:08 被阅读0次

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会人。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么看待他们为基础的。当他们茁壮成长的时候,他们就在发展着“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而当他们处于“求存”状态的时候(努力地想如何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大人们通常将其看作不良行为。大人应该把孩子的“不良行为”看成是孩子们的“求存模式”,如此,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孩子的思维是这样的:孩子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孩子对想要达到的目的并没有清醒的意识。有时候他们对于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想法是错误的,并且其行为方式所达到的效果往往与其目的背道而驰。比如,他们想要归属感,但他们为达到这一目的所做的努力很笨拙,其行为就会惹人讨厌。这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他们的行为越是惹人烦或生气,他们就会越急迫地追求归属感,因此也就越发令人讨厌。

    孩子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

     当2岁的的阿黛尔的妈妈带着刚出生的小弟弟从医院回到家里时,阿黛尔发觉妈妈给予小宝宝很多关注,阿黛尔错误的将此解释为:妈妈爱小宝宝胜过爱她。于是,阿黛尔想要重新获得关注,她会需要奶瓶,会把臭臭拉到裤子里,并且爱哭,结果适得其反。

    @密码破译者:去正确理解孩子的想法,这的确需要会破译孩子的内心,看来孩子的思维确实和大人差别很大,所以,以后切不可以自己的思维来判断孩子。

  @当孩子犯错误时,就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是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当你处理他的隐含想法,而不是仅仅针对其不良行为作出反应时,孩子就能深深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

    @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5、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让孩子有责任感,分担社会任务,有助于增强孩子们的的归属感,教给孩子们生活技能,并且让孩子体验到社会责任感。

     @多让孩子分担教室里的任务是对的,不管和学习有无关系,都要鼓励他参与其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成长训练营~好好学习100天第61天—《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uz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