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但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和女儿一起背诵《木兰诗》,成就感满满,一点一滴回忆起自己的中学生涯。那时候在隔壁村上初中,都是和姐姐或者和小伙伴步行去学校,一路上有说有笑再远的距离也不觉得枯燥。
有时候会走村子南边的路,周围都是田地,春夏季节,一路走来满眼绿意。田地的东边有一条河,河里有时干涸,就会和小伙伴从河里穿过去,这样可以少走一段路;有时河里有水但很少,我们就一个个跳过去,每次跳过河水就会感觉自己英勇无比。
有时候放学会和住在村北边的小伙伴一起回家,这时候就要从村子里走过,路上都是上学的同学,大家彼此说说笑笑。记得要路过一片小树林,低低的桑树上结了许多桑葚,还没等桑葚长熟,我们就迫不及待第地摘下来吃,一边吃一边酸得咧着嘴笑,一路上嘻嘻哈哈不知不觉就到了家。
后来我家搬到村子东边的市场,因为小伙伴们都住在村子里,所以每天放学后,就只能和二姐作伴一起回家。小时候我和二姐好似冤家对头,见了面就打打闹闹,一个个斗得乌鸡眼一样,恨不得对方赶紧消失。放学回家也是彼此嫌弃(大多时间都是二姐嫌弃我),俩人路上会拉很长的距离。
那时候我有一个闺蜜是隔壁村的,因为她家离学校远所以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我就凑她的车回家,坐着车一会儿就到了家。有时候也坐姥姥家的小伙伴的自行车,因为有车坐有人聊天,我特别愿意到新家去。但那时候妈妈忙着生意,总是做饭不及时害我得饿肚子。
坐自行车可以每天路过自己上的小学,就会向小伙伴介绍自己的学校和周围的人家。小学学校东边是现在有名的卫华厂的老厂区,小小的三亩地竟然现在是市值几十亿的大企业。卫华厂厂长的女儿和我是同班同学,那时候他们家条件就已经很好,家里盖了两层楼,上楼有楼梯,有电视机看。后来她家挪到了村子南边,两层小楼盖得更漂亮了,记得有一次去她家玩,还喝到了小时候从没有喝过的咖啡。
从学校到家差不多要走四五里地,每天早中晚来来回回五六趟,从没觉得辛苦,时常都是乐呵呵地上学从不缺席。中学毕业后同学们都各奔东西,彼此之间少有联系,现在马上过年,回想起自己的初中生活,虽然平淡但都是美好,同学间友谊纯洁,伙伴们亲密无间,谈不上大富大贵,但再相见没有一点距离感,这就是青涩的我们——青葱岁月,友谊万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