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组承担大组教研。单元解读+课例+现场研讨。单元解读以单元整体的视角进入,能让现场参与的人知道单元的整体设计及其设计的背景和理念。组长对教材的解读抓住了单元人文主题关键词,语文要素关键词和表达要素的关键词,从课文内容,写法,课后题,口语交际,习作内容和语文园地的练习题进行纵横关联,最后做出整体的教学思路,并分解成子任务有序推荐,配套作业设计和单元评价,形成教学设计的闭环,体现出单元设计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以及教学评一体化。
课例展示敢于挑选单元硬骨头——习作教学,也是一次大胆的有价值的尝试。年轻老师就是要有这种敢于挑战的勇气和行动。本次习作在大单元设计的背景下展开,孩子们前期学习课文,不仅关注了写什么,还关注了怎么写以及为什么这么写,孩子在回顾课文写法时,发言都是非常标准的赏析语言的模版。课堂从“日常沟通无法当面进行怎么办”切入写信,暗含着写信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课堂学习与生活需求练习起来,让孩子感受到写信有用,写信能用。然后请学生读教材,学会抓关键词审题,再围绕找写作对象,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三个任务展开探究学习与分享,最后聚焦情感表达片段进行现场练习和展示。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简单有用,学生的反馈也能看出主体参与度很高。
分年级现场研讨,年级派代表轮流发言。大家看到了这个课例很多借鉴点,也提出了很中肯的重构建议。非常欣赏这样的教研文化,大家围绕着写信教学的话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现场每一个人都付出智慧,每一个人都能分享到他人智慧。
今天的习作,如果我要重构,最大的改变会指向一课一得,紧扣单元主题,一单元一得。这节课想要解决的内容偏多,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表达,全部都在里面。什么都学,什么都是浅尝则止。要想真正解决孩子本单元的习作重点和习作难点,得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揪住一点深度理解,突破难点。本次习作学生最困难的是两个点,一是选择典型事例传递真情,到底选什么事例,孩子不容易理清楚。二是利用场景和细节表达真情实感,虽然学生在课文里已经懂得了别人是如何运用细节和场景来表达,但是从读到写,跨越太多,可以拆解成片段练习,先练习用细节表达,再练习用场景表达,现场写现场展现场修改,最后再综合运用,成篇写作。讲本单元的阅读要素转化为写作素养,落实在写作中的一单元一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