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28吴小玲
![](https://img.haomeiwen.com/i3717487/be541cea1f14bf9d.jpg)
Day5
我用了四天的时间,认真地、安静地把先生的《幸福的种子》阅读了,并且每天都书写了。前四天,我把书籍当“孩子”,认认真真的去体会、去感受,这个“孩子”想告诉我们什么?然后通过书写的方式将我所收获到的先生的思绪,整理成文,呈现分享。
而今天,
我想叩问一下自己的内心,我收获了什么?是的,我收获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我要以文字记录下来:
一、不读书对生命没有任何影响,您的孩子身体很好吧?那就足够了。
是的, 在孕育这个小生命时,可能所有的妈妈都会有这样一个举动:手无意识的抚摸着肚子,脑海里许下了一个愿望“孩子,只要你健康就好”,这是发自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也是一个母爱最初的要求。医生说,“每个产妇进来时,都是一副一只脚已经踏入棺材般的悲伤表情,可是等到出院时,都带着全世界没有人比我更幸福的表情,抱着婴儿回家去”。是的,健康孩子的到来,带给我们无限的喜悦,特别是为孩子喂母乳时,看着怀里弱小却充满生命力的孩子,会产生一种“怜爱”的感觉,有种能豁出生命的牺牲感,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满足感。
所以,
亲爱的,请铭记“孩子健康就好”的底线,感受为人父母的喜悦,然后,放松心态来面对“孩子阅读”的命题。
二、你说孩子不爱看书,那么你自己喜欢看书吗?
有句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还有句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的,当发现孩子不爱看书时,我们先向内看,为人父母的我们,先做到喜欢看书了吗?我们给孩子一个榜样了吗?如果想让孩子做什么,那就“做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如果,的确自己实在是不爱看书,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装出看书的样子,那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一切随缘,不要把你的心里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守住内心的底线:孩子健康就好。
三、孩子说:妈咪,讲故事给我听吧,电视里的叔叔讲的好,但是他不会抱我。
是的,孩子道出了电子产品和我们的最大区别在于:电子产品无法给予孩子语言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互动的,而,孩子的成长往往需要情感基础。如果有人这样对我们说:“许多父母不辞劳苦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感需求”,我们估计都会点头赞同,但是自己可能又在践行着这句话。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感受被爱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妄念,它是我们的生理需求,就像食物和水一样。只有感受被爱后,才能获得爱的能力,才能去爱别人,因为,我们没法给予自己都没有拥有的东西。所以,让我们一起抱着孩子读读书,用爱透过图画书传递给孩子吧。
…….
![](https://img.haomeiwen.com/i3717487/1d13dfb168dac2ab.jpg)
刚书写着,思绪一下子被娃与娃爸的对话给打断了:
娃爸:让妈妈给你放小猪佩奇,然后你坐着看,爸爸给你理头发好吗?
娃说:我不看小猪佩奇,我要看书。
我望过去,娃席地而坐,在独立看着书,我想我是欣慰的,欣慰于,在没有遇见《幸福的种子》时,我懵懵懂懂的给娃买了很多绘本,读了很多绘本,似乎看书已经成为他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之前,我以为我可以放手了。但,当遇见《幸福的种子》后,我知道,亲子共读还要将继续,继续到孩子想独立,孩子想分离的时候。
最后,请允许我用书中的一段话,来介绍我五天的阅读与感悟:
“读了一本真正的好书后,常会觉得自己与读界的一扇门,自己有了明显的成长,变得强壮、勇敢、高雅。而看完感人的爱情故事后,自己也像经历了这场恋爱,或在心中暗暗期待能尝试一次这种真情挚爱。”
感恩遇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3717487/d825774a7bf3fd3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717487/9e282746db2abaa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