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作诗填词时,往往只注意了词牌格律中的平仄排列和韵脚,即便是研究诗词的专家,也往往局限于此。
并且还习惯于依据(词谱)上无理无章的,“可平可仄”瞎侃“谁谁谁不懂声律、谁谁谁的诗词不合格律”。其实,诗词的格律不只是语音旋律的谱·还会同文字表达的形式及其语气语调、句式结构密切相关,因为语音的旋律不只是弹钢琴,还要在每一个文字字符中注入情感,而表达情感最直接最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就是句型所表现的语态和语气!
朗诵虽然是一门艺术,但朗诵的情感必须是对文字内涵的感悟并作相应的句读处理,对没有内涵的文字的朗诵,只不过是装模作样而已,而没有句读就没有朗诵了!而且,朗诵总是有局限的,无论朗诵的水平有多么高,都不可能把文字的内涵完全的、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朗诵所能够做的只是传达朗诵者自己对文字的断句、声调、情态所理解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文字本身的内涵与文字本身可以传达的信息资源。“三分文字、七分朗诵”说明:朗诵是要能直接地解读和表现文字内涵的,而不需要任何人(尤其不需要作者本人)用任何方法做任何注解。
诗词的文字是极其有限的,如必须让读者能够直接进入诗词境界,就不能仅仅依靠文字本身的诗境内涵,还必须充分利用语言的音乐感、语音结构形式的完美化、和情感、语气、语态等构成的语境了,语境是极其重要的。
明确的说,诗词格律还有着语境的内涵!通过人们熟知的语言文字的形式和语言情态、语气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将读者带入需要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景之中。正因为是潜移默化的,所以,诗词格律中文字形式的暗示就需要作者自己要能够解码和领悟了……这就是句型句式的本质内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