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元节,翻到了以前的一篇文章,想让更多人看到,用向死而生的态度过好每一天。
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咱们中国人习惯性的避而不谈,但是死亡不会因为我们不去正视它,它就不会来临,今天的主题不是谈论死亡,而是如果家中有临终病人,作为家人,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最近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同事的外公去世了、朋友的父亲得了胃癌、同事的父亲出车祸的、同事的父亲癌症去世了、30多岁的同事罹患急性肾炎……),这些身边事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30多岁的我们要慢慢的遇到身边亲人的老、病、死了,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关于这个话题我想了有三年多的时间,听过相关的一些报道,也专门看过相关的一些书籍,截止到目前想法还不够成熟,但是至少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也做了一些信息的搜集,我想写下来,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有用。
朋友是家里的独女,30多岁,未婚,本来约好一起共进午餐的,临近中午的时候接到她的电话,说约会能不能提前,下午她要陪爸爸去医院,我说那就干脆取消吧,陪爸爸最重要,一聊才知道,爸爸被怀疑是癌症,要去医院确诊。晚上微信询问进一步的情况,癌症是确定的了,而且是晚期,妈妈问她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她说我都乱了,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办?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
![](https://img.haomeiwen.com/i7747338/d302cb337aab7821.jpg)
首先是处理好自己的心情。朋友发微信说我都强忍了一天了,现在我妈问我接下来怎么办?要不要动手术?我还是个孩子,我哪里知道怎么做。于是,我赶紧给她打电话说:你不能再把自己当孩子了,这个时候妈妈心里比你还要乱,你现在就是家里的主心骨,你要做的是找主治医生商量父亲现在的病情有几种治疗方案,每种方案的治疗效果是什么,再问问医生如果是他,他会选择用哪种方案。内心里,时常我们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但生活面前,尤其是家里发生这种“天大”的事的时候,我们得时刻提醒自己,要勇敢,要坚强。
![](https://img.haomeiwen.com/i7747338/c0c659c20d4d9d2f.jpg)
其次是让患者知道他的病情。中国人习惯性的讲病情隐瞒,当医生拿到拍片结果以后没有直接告诉这位爸爸,而是直接打电话给朋友。我们总觉得隐瞒病情对病人是好事,太多的案例表明则不然。病人有知情权,如果病情真的到了时间不多的地步,应该让他知道,真实的面对他接下来的生命,如果有未完成的心愿,还可以有机会去完成,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吃想吃的东西,尽一切所能的圆满走完最后的人生;如果病情被隐瞒,家人只是说没啥大事儿,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结果往往会让病人留下很多人生的遗憾。
![](https://img.haomeiwen.com/i7747338/5667088dca48c4e4.jpg)
第三是作为家人要勇于表达。中国人对待感情总是特别含蓄,总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不会跟家人说我爱你,更不用说牵手和拥抱了。如果家有病人,那就尽可能的去表达我们的感情,虽然他们心里知道,但是说出来让他/她亲口听到更开心、更幸福。可以把以前的相册拿出来,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瞬间,也要在这个时候多拍一些照片,留作纪念。不说是因为家里有重病病人了我们才这么做,我觉得是要改变以前老的观念,多去表达感情,让家人朋友感受到,爱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747338/da574512fb4abde1.jpg)
最后是要多陪伴。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每次回家都是同学、朋友聚会,天天不着家,后来父亲提意见说你是回来看我们的还是看同学朋友的,所以后来每次回家基本都在家里呆着,哪怕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说,只要你在父母的视线里,他们心里就乐开了花。年龄大了的人,最怕的就是孤独,希望有人跟他说说话,或者就听他说那过去的事儿,但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些。父母在身边的朋友,多陪他们吃吃饭、看看电视;父母不在身边的朋友,平时多打电话,一年当中能多回去几次就多回去几次,见一次就少一次了。
还记得最后梧桐树下的对话,还记得蜡黄期待的眼神,但再也回不去了。时常在想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该多好,但这只是奢望。所以将近几年的想法写出来,很沉重的一个话题,但是写完心里轻松很多,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看到,也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引发你的思考,或者给你一些启示。
人生很短,希望我们的人生都尽可能地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