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圈里,有个“剧场效应”。
意思是,家长们好像剧院里的观众,前排观众站起来,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么做。见别的家长砸钱,我们也忍不住跟风;看别的孩子会这会那,也逼自己娃学起十八般武艺。
结果呢,补习费交了大几千,孩子的成绩仍在中下游;才艺学了好几样,却也都浅尝辄止。
还记得那篇刷屏的网络爆文《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吗?
一个在外企做高管的妈妈,一个月的工资,仅仅是给女儿报暑假班都不够。
自己为了赚钱累死累活,女儿也忙得像个陀螺,全家人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她忍不住抱怨:花这么多钱,心疼不踏实,可不花吧,更不踏实。
社科院博士何雨说:这种“烧钱式”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根本不是孩子,而是那些培训机构。
“再穷不能穷教育”、“千万别输在起跑线”……这些理念,都让我们倍感焦虑。
教育上的投资,对她来说根本不会触及生活的根本,还可以源源不断。
一位博主的话扎心又现实:这种砸钱养娃的事,咱们普通人就别掺和了。
在孩子的学习上多用心,跟着学校的节奏来;至于他的爱好,选一样着重培养就可以了。
别让孩子一个人拖垮整个家,也别让教育这一件事霸占生活的全部。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有他的特质与天资。
有些事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强求不来,急也没用。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到他的使命所在,鼓励他全力以赴去追求。学习好固然好,学习不好,孩子也必定是其他可用之材。
对孩子,不必照着一个模子雕刻,更不必拿世俗定义来规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