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大家好,这里是独立思考的悠悠,家有嘟宝一枚。这是我1000天写作的第5天,以此记录,鼓励我持续阅读、深度思考、如实记录。
今天,我读《今日简史》的第五章,第一章至第四章属于科技颠覆;从第五章开始 ,进入政治挑战部分。
以下为读书摘录、笔记或感想。
————————————————————————————————————
想要过得好,就要有亲密的社群支持。在这一点上,我们和石器时代的人类差别不大。
几百万年前,人类发展出小团体的生活方式,每个小团体不超过几十个人,就算到了今天,我们大多数人真正了解的并不会超过150个,如果没有这些小团体的支持,人会觉得寂寞,甚至被孤立。
不幸的是,在过去两个世纪,各种亲密的社群确实正在瓦解。虽然整个地球连接得更紧密,但每个人的生活却比过去更加孤独,许多社会和政治纷扰,归根结底,都源于此。
许多组织也在悲叹人类社群的崩溃,努力想重建社群。2017年6月22日,脸谱网社群峰会(communicates summit)开幕。扎克伯格在致辞中谈到: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动荡,从毒品泛滥到极权主义政权,暴虐无道,有相当程度是人类社群瓦解所致……他承诺:脸谱网将带领人们重建这些社群……他进一步解释,我们打造了一套人工智能来做这件事,也确实成功了……
脸谱网的社群愿景,也许是第一次运用人工智能在全球推动集中规划的社会工程,因此脸谱网的社群愿景成了非常重要的测试案例。
扎克伯格在2017年2月的宣言中认为:线上社群有助于培养线下社群。确实如此,但很多时候,线上社群的活跃,反而会以牺牲线下社群的体验为代价,而且两者其实有着本质的差异。
实体社群仍然以拥有虚拟社群无法比拟的深度,这一点在不远的未来还不会改变。如果我在北京家里生了病,我在纽约的朋友虽然能够在线和我说话,但没办法帮我送碗热汤或端杯热茶。
人类有身体。在20世纪,科技让我们与身体的距离越来越远,逐渐失去了好好感受味觉和嗅觉能力,一头插进智能手机和计算机,对网络上发生的事,比对大街上发生的事更感兴趣。
在远古时代,人们人类绝不可以如此漫不经心,当时的采集者必须永远保持警觉,专心一意。但到了现在的富裕社会,人类不再需要如此敏锐的感官意识,我们可以一边走在超市的走道里,一边发短信,一边在成百上千种食物中随意挑选。
扎克伯格说,“脸谱网致力于持续改进我们的工具,让人们能够分享自己的体验”,但我们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好好感受一下自己的体验。
以“分享体验”之名,现代人对自己的理解,常常是从别人的观点出发,一旦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网络社群用户就会下意识的拿出智能手机拍照、发帖、等着有人点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不会注意到自己到底有何感受,事实上他们的感受越来越来自于网络上的响应。
人类一旦与身体感官和真实环境越来越疏离,很可能就会感觉孤独、迷失方向,一旦与身体失去联系,日子就肯定无法过得开心,只要你在自己的身体里感觉不自在,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自在。
要想实现人类团结的重要一步就是认清人还有身体这个事实。如果你认为人类主要生活在网络上,觉得为他们提供了存在于网络的所有必要工具,但是你又想起人类还是有身体的,需要真实的道路,医院和下水道系统。
到了2018年,对于社群崩溃、不平等,日益加剧,社会两极分化,全球理想幻灭的问题,工程师和算法似乎已经完全束手无策,人类政治家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需要新型的政治家,并能够以真正的全球视觉来思考,因为,现在的人类社会已经拥有了共同的文明,这个文明绝不是什么和谐的社群,而是充满了内部分歧与冲突,然而所有人类群体都面临着共同的机会和挑战,再也无法变回孤立的部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