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猝不及防,2018过去一半了,想想刚过年那会儿,还说要报培训班学水彩画,现在大半年晃荡而过,这个计划早已被我抛之脑后。
拖延症和随口说说的决心,几乎是都市人的通病,昨天才信誓旦旦说减肥控制饮食,第二天就点开外卖app纠结炸鸡和烤串要吃那个,贴在墙上的读书清单,两个月过去也才划掉寥寥两三本,报了半年的英语课,到过期也才去上了三节......
最后肥没减,书没看,技能也没提高,在完善自己和放纵自我间的拉锯战里,往往放纵比较占上风,毕竟把自己娱乐休闲的时间,花在痛苦的学习上,需要很强的自控力。
2/ 大部分人的毛病,说白了也就是懒,一拖再拖,现状永远改变不了。既然事已至此,也没必要为没实现的目标暗自担忧,想办法及时止损才最要紧。
其实拖延症也未必是一个非治不可的病,不想做某件事,有的时候只是因为我们内心对那件事没有强烈的渴望,这种情况下,逼着自己做,只会让自己身心俱疲。
要做就去做能激发自我驱动力,找得到意义和乐趣的事,自然而然就能坚持。
3/美国作家约翰·佩里就是个拖延症,他曾用15年的时间写下一本《拖拉一点也无妨》,这不是一本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开脱的书,是作者讲述自己对抗拖延症的心得。
约翰·佩里认为,拖拉是个人做事的习惯,有的人喜欢快速,而有的人则比较慢,不要在心理上抗拒拖延,越抗拒越恐惧,恶性循环,要学会接受这个习惯,并聪明的利用它。
4/ 比如,拖延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畏难心理,调整待办事项清单,办成不那么重要但也挺重要的事情,例如:第一项,学外语;第二项,翻修厨房;然后你就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做完了第三项,遛狗。
我想他的意思就是,要先肯定自己,不要为拖延而心生愧疚,当你越来越自信的时候,就不会惧怕做有难度的事。
5/ 这本书里面作者分享了很多帮助拖延者调整心理的方法,从根本上化解内心的恐惧。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你之所以不想马上去做那件事,可能是因为担心自己完成不了,缺乏信心,所以选择用拖延来逃避。
当你从心底里认同自己,认同定下的目标,不再畏惧困难,那拖延的毛病也就迎刃而解了。
6/ 大导演王家卫拍电影也是出了名的慢,2013年上映的《一代宗师》算是他十年磨一剑的力作,海报里那场雨中戏拍一个月,章子怡的几段雪景戏拍了两年。
事后,媒体追问王家卫拍戏慢的原因,他回应道:
“这个电影筹备了七年,我们拍了三年,上映两年,这个算起来是12年的时间,好像是非常的漫长,但是就好象是昨天的时间。再一个做电影,戏里面都有讲……我们说电影里宫二不成家,所谓这个‘家’就是变成一个专业,你喜欢这个东西你就会迷进去。所以时间对于我来说,最主要的是你要把这个事情做好,不管你花多少时间,到最后我是看结果的。要是这个结果圆满了,这个事情就圆满了。”
7/ 王家卫的慢,更多被理解为对艺术的精细追求,哪怕一部电影拖个十几年,也要执着的完成。虽然产量不高,但是一出品必属经典,王家卫的做事风格也许就是“拖拉型”,最后能慢工出细活,也是一种成功。
达成目标靠的不是逼着自己坚持,而是要从心里上认同所做的事,如果没有内在的驱动支撑,那样的坚持苦不堪言,想必效果也不会好。
2018年已经过去一半的时间,就别再去纠结目标实没实现,提高自我认同,转化为动力,在做事的过程中发现乐趣,开开心心的,即便目标实现得慢一些,有过轻松愉悦的体验也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