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腿疾已经好多年了,只有借助拐杖才能行走。佝偻的背影,蹒跚的步伐,在小院和后院的菜园间来来回回,是妈妈近十多年留给我的最深的印象。
平常,乡邻们劝她:“五奶,怎么不去县城住呀?该享福啦。”这时,妈妈总是那句话:“孩子们上班,单位管的紧,不容易啊!我能动就动,不能找他们的麻烦呢。”八十多岁的老妈妈该颐养天年了,子女尽点孝又怎么算是“找麻烦”呢?我听到了妈妈话里的体谅!
从前,我们兄妹五个,一茬接一茬地上学。因为没有一个帮手,他们总是最早去田间,最晚收工,好像从未听到他们讨论吃什么饭,炒什么菜的话。遇到收菜的夜晚,妈妈洗菜,然后把干净的菜添到腌咸菜的大缸里,直到深夜。这是为了保证我们住校期间能带上充足的咸菜。特别是寒冷的冬天,看着妈妈双手冻得通红,很是心疼,就问她缸里的水冷不冷。她总是那句:“不冷。只要你们用功读书,有出息了,受再大的苦,妈也情愿。看我没有文化多可怜,哪怕要饭,也要供你们读书!”妈妈每每谈到我们上学,那种充满希望的眼神,那种信心满满和坚定的语气,牢牢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妈妈此刻最幸福妈妈和父亲已经习惯了没有孩子们帮忙干家务活的这种生活,所以遇到困难尽量自己解决,遇事也是自己扛。
记忆里,父亲主外,妈妈主内。他们一辈子没有红过脸,为了培养我们读书,同甘共苦,从不抱怨对方。父亲总是默默地干着重活,他砍柴有一个众人皆知的习惯,从不砍带刺的枝条。他说:“你妈活儿多,煮饭像打仗,哪顾得分拣柴禾,带刺的会扎着她的手。”而妈妈念叨最多的是:“你和你二姐一起考上学的那年,你大(父亲的方言)夜晚出去借钱,从村子南头到北头,借了六家。有三家愿意帮我们,他们是讲良心的人啊!一定要记住他们的恩情!遇到不借的人家,你大(父亲)心里不好受哇!”这些点点滴滴,父亲讲的,妈妈念的,件件有情,句句有爱呀!
四年前,父亲的身体每况日下,在万般不舍下离开了我们。从那以后,妈妈经常发呆,时不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偷着抹眼泪。每一次,妈妈喃喃地说:“你大(父亲)年轻时受了太多的苦!临老了,也无福享受你哥盖的新房子,现在这么好的社会,他要再多活五年,多好哇……”听得出来,孤单的老妈一边有些埋怨父亲舍她而去,一边是对过往的深深怀念。其实,听她这么说,我眼泪在眼里打转,眼前浮现的全是他们一生辛苦操劳的情景。
从小到大,父母教给了我们很多朴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不在课堂上,也不在书本里,但我们终生受益,他们更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最好典范。
“父母的爱,路路长;儿女的爱,扁担长。”这也是妈妈打趣儿时爱讲的话。是的,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日子越过越好,希望妈妈在以后的时间里,身体好些!开心多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