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在抓孩子学习的同时,忽略了对孩子礼仪方面的教育。“不学礼,无以立”。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时候,礼仪的重要性高过能力。一个不懂得礼仪的人,就会因处处失礼而遭人耻笑。不仅如此,还会四处树敌,招各种危机损失。
要想让孩子走的更远。父母需要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礼仪知识,这是他们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畅行社会的基本能力。在这里我分享关于礼仪知识的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孩子的恭敬心,让孩子尊重长辈。《弟子规》上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让孩子懂得处处尊重别人,替别人着想,脑筋灵活。当今的孩子在家里,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全家的关注点都在孩子身上,孩子想要的东西,家长一直在满足,在家庭生活的细节上不注意,把孩子这种自私给教出来了。像吃饭,第一筷子您把这饭菜夹给了谁——孩子。在无形当中,长养了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有正知正见,当孩子出现自私的时候,及时制止。。
第二、不要让孩子不雅小动作,成为他将来事业的绊脚石。绝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些自己并不在意或觉察不到的小动作,但外人看来有碍观瞻,有失风度和修养。为了避免这种不自知的行为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父母就的从根本上帮孩子杜绝不良习惯。
不良行为在孩子身上体现有四点:
1、孩子抖腿或晃脚。我最近就发现9岁的儿子吃饭或思考问题的时候,会翘起”二郎腿“不自觉地抖腿或者晃脚,我看见极不舒服,这种无意识的习惯会让别人觉得他是一个随便、缺少教养的人。所以,父母一定要告诫孩子注意这一点。
2、告诉孩子用完餐后不要当众剔牙。这种毫不避讳的行为是非常不文明、不礼貌的,不仅影响别人的食欲,而且会破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3、提醒孩子不要当众扣鼻子、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
4、严禁孩子说脏话,粗话。有些孩子受家人或环境的影响,或者觉得好玩。不开心,会开口骂脏话、粗话。家长一定严加防范,坚决杜绝,慎于始。一定把这些坏习惯扼杀在摇篮里。
第三、教导孩子在规矩范围内做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孩子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纪律。有的家长会说,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要发扬孩子自主、独立的个性,解放思想,不受约束。可是各位家长,你们曾想过,孩子生活在这个社会,是个社会人,如果不加约束,为所欲为。孩子又怎能立足于社会,与他人和平相处,给自己创造幸福和谐的生活。
“少年知礼,人生多助。”让孩子养成文明的举止习惯,等于为孩子打开通往成功的大门。
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欢迎您把感想写到评论区,咱们一起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