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释义在《辞海》中有三条。第一条是“模样,样子”。语出有两条,一是宋代张镃的《俯镜亭》诗:“唤作大圆镜,波文从此生。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二是《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妇人家有天生成妒忌的,即此便是榜样。”第二条释义是“情形,状况。”语出也有两条,一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栋定男人家心性,见大娘子有病有床,分外与小老婆肉麻的榜样也是有的。”二是《英烈传·第四六回:“(史义)即刻回到了泰州,备说三军的榜样。”第三条释义是“作为仿效的例子。”语出有三条,一是明代李贽《续焚书·李善长》:“其不私亲,以为天下榜样,亦大昭揭明白矣。”二是明代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袁可立)盖先朝之宝臣,而亦后来学士大夫出处之榜样也。”三是周恩来总理《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鲁迅和闻一多都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是第三条释义,今天要讨论的也是这第三条。讨论需要先理清思路,否则讨论来讨论去还是一本糊涂账。
先说榜样的作用,这其实是释义的第一条,即“模样、样子”,就是优秀人物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或精神内涵等,传达给我们普通大众的模样和样子,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从张镃的《俯镜亭》诗中,我们可以知道,榜样是可以做为镜子来让我们比照的,从中可以发现我们的差距和不足,见贤思齐,补足自己的短板,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榜样的确定标准,那就是符合宪法和法律,遵守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遵从社会秩序,适合进行道德教化等等。这样的榜样可会引起社会普遍认同和个人的情感认同,人们才可能在主观情感上对榜样理解、认可、喜爱、尊敬、信赖,在行为方式上自觉、自愿地去比照,去学习,去模仿,从而带动社会整体的发展和提升。
这样,第一个层次也就达到了,榜样真正成为了榜样,而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人们只看,或只想看,而不想学,或根本无法学。
接下来就是行动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最常有的。要想不使这种情况出现,就要把大目标细化成若干小工作,把抽象的概念调整成具体的小环节,分步实施。每天有任务,凡事有目标;事后有总结,天天有进步,让成长转化成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提升。始终有动力,才不会轻易放弃,半途而废,榜样的作用也才有意义和价值。
再有就是榜样的更新问题。在很多时候,向榜样学习是否成功,是自己选择的榜样有很大关系,榜样也要是一个可变的因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这不是一个常立志者无长志的表现,而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也是时代英雄也在不断更新的原因。
榜样作为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牵引,每个人都应该有,并不断用他来鼓励和激励自己,成功时为自己喝彩,挫折时为自己的打气,让他成为自己成长进步中的一种内在的,无坚不摧的柔性力量,陪伴自己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