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拆解《北京中年危机前传》,切合痛点

拆解《北京中年危机前传》,切合痛点

作者: 影岳 | 来源:发表于2017-11-17 02:06 被阅读0次

文章原文:http://mp.weixin.qq.com/s/UAuVIlkYpjx6k8j9lr28aQ

一、选题角度

中年危机一直就是话题,就跟80后,90后,95后的话题一样,人总会经历这么一段。所以在中年危机、中产危机等被社会提及的时候,自然就会形成话题,形成热点。文章标题叫“北京中年危机前传”,限定了北京,好处是北京的中年会更加关注。而上广深一线城市其他人也会关注为什么北京会有中年危机,我们这城市是不是也有?

文章的切入点是“抑郁症”,抑郁是错觉,中年危机才是根本。

二、行文结构

1、分析中年危机产生的原因。

中年危机的错觉,抑郁症!文章一开始就指出92年以前出生的人,也就是25岁的以上。25岁是个尴尬的年龄,说中年,似乎过大,说青年,似乎太小。但是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动,25岁的青年实际上已经面临中年人压力,典型症状就是“对起床、工作和娱乐都提不起兴趣!”

(1)职业文化对人格的过度渗透,无法坦然享受“无所事事的快乐”。

文章还通过意大利的理发广告、创投圈的投资习惯改变和朋友对一家餐厅不错的评价来进行说明。

(2)以职业路径为主要基础的教育模式体系,跟以人为本几乎无关。

从职业角度来说,在行情好的时候,这种教育所引发的个人产出和职业智商的成长往往很迅猛。但是行情不好的时候,这种教育模式就存在问题。

文章以“内容创业”长期被看好进行分析,分析其看好原因:

A,成本低,风险小,毒舌鸡汤更容易获得共鸣。以咪蒙进行举例。

B,消费升级。

碎片化时代为内容创业提供了温床。

2、总结

因为宏观上没有一个机制能让你有固定的精神信仰、稳定的人格和品位,所以我们生意人可以随便给你扔任何东西,都能在极短时间内促成你的暂时性依赖。中危的本质:对外部的Cliche产生厌倦对个人产出的瓶颈产生焦虑。

三、文章亮点:

选题切中年轻中年的痛点,尤其是北京中年的痛点。大家对中年压力深有感触。这话总恐吓性的文章,能让人一探究竟,并试图寻找解决之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解《北京中年危机前传》,切合痛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mr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