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在没有走到那一步的时候,都很难知道对错。
而且就算知道是错了,但是也总是会报以一丝希望。
觉得一切都会有转机。
但事实说明,在这个时代,留给普通人的机会真的是不多了。
————————————————————————————————
之所以会这么感慨。
大概是因为一个app的创业项目。
创始人算是很懂这个领域的,也曾是BAT出身。
但因为早早离开自己出来创业,很多东西其实已经悄然改变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位年轻的创业者,确实还是有一定的资质去创业的。
第一,他出来工作的时候还很小,他还年轻,思维并不是那么固化但也不会那么天真。
第二,他对这个垂直领域很了解,也在之前做过类似的成功案例。不过后来因为合伙人以及找不到更好的变现结合点而gg了。
第三,他个人的思维眼界其实还挺宽广的,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这听起来,似乎是老天爷要赏饭吃的节奏了。
—————————————————————————————————————
可惜,剧本总不会那么顺遂。
互联网的项目太多,投资人的资金又是有限的,
在这个app多如狗的时代,哪怕你的酒再好,
这香气传不出去就白搭。
但要香气传出去,就必须在市场各个环节砸钱。
于是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项目要有起色需要投资人砸钱,
而项目没有起色,投资人又不敢砸钱。
更关键的是,其实创始人,我们称之为B君吧,
B君其实也很明白,目前自己的产品功能其实并不符合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
——————————————————————————————————————
问题来了,第一步走的时候,
是因为看到了别的人走出了成功的商业案例,
“果然跟着互联网最火的产品步伐走,没错”
也许因为B君上一个项目成功但是却没有收益的痛,
于是他也毅然决然地跟风了。
然而,这个垂直领域的蛋糕还是太小了点,别人已经先咬了大大一口,
即便是剩下的小口,也有不少饿狼在旁边等着扑食。
可是啊,这是目前这个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唯一看到过的成功的商业模式。
B君即使明白这个模式弊端很多,也可能走不远,但还是先做着,
“大不了,边做边转型呗。”毕竟有钱赚,才有人投资嘛。
———————————————————————————————————————
只可惜,其实那个成功案例也不过是一颗刚破芽的小树苗,
在行业里光鲜亮丽,但走在整个互联网的森林里,也不过如此罢了。
里面很多东西,都还没有成规矩。
而B君的团队,从上个项目就散的差不多了。
一方面是本来就是合伙人带着自己的团队走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养不起那么多人了。
愿意留下来的几个,也不是什么顶梁柱。
可患难见真情,他们的留下还是让B君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于是即便他们可能不适合,但最起码他们不缺钱愿意跟着B君熬。
B君也打心底里把他们当做是最诚挚的朋友。
———————————————————————————————————————
无论如何,这个项目想要健康的发展,
靠他们几个临时的顶梁柱还是撑不住的。
本来就是雕花的栏杆,却来到了错误的位置,还要担此重任。
也是难为了他们。
于是B君就求助于他的朋友小Y,
小Y 于是就带了自己的人来抢险救灾了。
只可惜土著与外来者的斗争始终是历史无法避免的矛盾。
两个团队没怎么磨合就要上路了,一路上磕磕碰碰。
而且再加上做的产品最终目的也还是要转型。
大家就更加没有心情去救一个将死之人。
所以,新团队来了,但是整个项目却也没有什么变化。
———————————————————————————————————————
最后这个项目究竟能不能成,我看不到未来。
但走到目前,我只知道,这是一辆只知道终点站的列车。
究竟要走多久,多远,经过什么站,能不能一直续航,一概不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