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柜子发现自己两年前买的一把折扇,天气闷热,自然而然拿起折扇,瞬间万千思绪涌上心头。接下来是我对这次思绪的记录。
不知为何,从小到大我的身边总有一把折扇陪着我,当然都是经货币获取而来的。可能儿时和父亲看的武侠剧,印象中确实有很多侠客的兵器是扇子的。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花无缺的扇子。还有一个不记得名字的侠客,刺杀仇人时扇子里藏着匕首。难道我一直以来的这个习惯是来自于儿时的情怀?……还有一种可能,爷爷在世的时候,每到夏天手里都是拿一把黑色的扇子,上面烫金大字写着《莫生气》那段文字:(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小时候我比较爱生气爱哭(现在应该也是但是有些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我也不知道),爷爷就念他扇子上的莫生气。现在想想……那时候真好。所以我也可能是因为这才经常想拥有一把扇子的?要说这,这个可能性更大一些,以前五月节爷爷会买香包,而这也曾映射在我过往的青春里……
我一共拥有过四把扇子。第一个扇子是小学的时候,在校门口食杂店里一眼看中一个粉色的扇子,具体模样也记不太清了,放在现在见了未必会喜欢,或是极其平凡且平庸就好像……此时的我。但是百分百确定的是它的模样足以令当时的我惊叹,粉色的扇身白色的花纹……它还有一种淡淡的香味,像是一种特别的花香淡淡的也有书籍的味道,刻意去想想不起来,不经意之时它的味道轻刻于脑海。不知道这种感觉文字前的你是否可以体会,就像曾经的事物或某个人又或是一个地点……这把粉色的小扇子正好被我当时的小小手拿住,而且开合十分灵敏,拿着它足以满足一下当时对武林的幻想。这把扇子未曾被谁听闻,未曾被谁在意,就像是成长以来的心声……未曾真正被谁听见,或是在意。
第二个扇子是初中时期的纸折扇,就是……用纸折的一个小扇子,极其简单那种。没有陪自己多长时间,可能只是几个小时?或许也在某个角落放过一段时间吧……放的最开始是因为对纸折扇的感情,之后就是遗忘了吧……就像是有些事物刚开始出于感情,好好珍藏,之后放着放着就忘了,可是再看见仍然是最初的那份感情,不太较真的话也算是深情了……
第三个扇子是高中时期在校园里地摊上买的。校园里为什么会有地摊?因为是私立的高中。这把扇子不是很好用,开合很不方便,很不方便,对它印象不是很深刻,因为买了没多久就被同学借走了,回到我手上的时候伤痕累累但是粘着很多透明胶布很整齐那种,要是我粘,绝对粘不了那么好。后来去哪了我也不记得了……
第四把扇子是两年前在丹东安东老街买的,和几个同学去的,他们都是在写什么福牌,刻逢考必过或者是情侣名缩写什么的,还有为谁谁谁求健康的。求健康的那个小姑娘后来有了男朋友,不是求健康的那个人。他们帮我选扇子,有大的有小的,最后我挑了这个大的折扇,一面写着上善若水四个大字,另一面则是画着山还有树林写着一首诗是朱德润的《游玉泉山呈袁伯长学士》。我对这把扇子印象深刻,因为它就在我的身边,触手可及,但不确定多年之后,它会在哪,可能被深情的遗忘在了某个角落,也可能……
具体是由于什么感情,我喜欢扇子,到现在也没有理清楚。人生就是这样吗,时而清楚,时而糊涂,有很多事真的是没有原因的,去想呢,伤神费力,不如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何为意义呢,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但是错的永远是错的……
我的第四把扇子这把扇子开合并不灵敏,而且木质也不好,有毛刺,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折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