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电影《香水》,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电影《香水》,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作者: 爱思考的拉菲菲 | 来源:发表于2022-07-11 22:57 被阅读0次

此部分为读后感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影《香水》你看过吗

味道可以是情感的寄托,当我们内心渴望爱时,会无意的把情感寄托在味道上。

葛奴乙出生后便被送到了孤儿院,无人疼爱与关怀,活下去的唯一缘由可能就是他顽强的生命力;他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温情,从未体验过“爱”的滋味;在发展信任感的婴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照顾,婴儿期缺少母亲,致使母亲的体味或婴儿的体味不能散发出来,没有应有的“婴儿香”,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死亡母亲综合症。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会散发出青春期的体味,这从生物进化来说有其进化心理学的意义,婴儿具有体味是一样的意义,便于母亲能够确认自己,即内在最底层的部分:自己是否存在。

而葛奴乙发现自己是没有气味的,他有着最底层的存在焦虑,所以他想把人的体味保存下来,他无意中把对母爱的渴望转移到对气味的贪恋。人都有渴望爱与被爱的欲望,一旦没有,就会失去活下去的动力,葛奴乙也一样,他把对爱的渴望变成了对味道的痴狂,他需要爱,正如他需要他想要留存的味道,这是他的欲望。

他疯狂的追求着那迷人的香味,香味一消失,他就会难过,发疯,他想要这种香味一直陪伴着他,他害怕没有这种香味,他要想尽办法去保留这种香味,他发现有一种萃取法可以帮助他达到目的,这就是激励他继续寻找爱的动机。他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在寻找母爱的路上,独自一人。如果在他出生时,就有父母的关爱,是不是就不需要别的香水了?自然也就没有动机了,仅仅是一个嗅觉灵敏的制香师,就不会对香水予以情感上的追求,也就不会那么痴狂的杀害无辜少女的性命了?味道是葛奴乙全部爱的寄托,一个从未体验过爱的人,在味道里寻找到了自己的爱,不得不疯狂的追求,但是这个世界,以人与人之间的爱为主流,对味道变态的爱,与世界的轨迹背道而驰,自然会酿成大错。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无意中把味道作为我们情感的寄托。“这个油饼,有种妈妈的味道!”“每次闻到白芍花的香味,都会想起她。”我们也常常把对家人,恋人的与味道联系起来,把对他们的情感的渴望寄托在某一种味道上,好在的是,我们经常会体会到爱与被爱,欲望会得到平衡与满足。

但是葛奴乙不一样,他缺失了太多的爱,再加上他灵敏的鼻子,所以他把对爱的全部渴望都寄托在了少女的体香上,倘若多分给他一点人世间的爱,是不是他就不会这样对味道有着变态的痴狂?

相关文章

  • 电影《香水》,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此部分为读后感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影《香水》你看过吗 味道可以是情感的寄托,当我们内心渴望爱时,会无意的把情感...

  • 《观影疗心》心理学著作

    一群国内的心理学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电影,可读性4星吧。 学到了一些新的心理学知识。 【书籍摘录】 ◆ 第1章 爱...

  • 我们都卑微

    ​昨天参加了关于美国电影《美国丽人》的电影沙龙,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这两个家庭当中所有成员所呈现的性格及行为属性,大...

  •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学心理学是为了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和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每个人的苦乐,...

  • 今日思考

    从生物角度和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两性关系,虽理性,但却杀死浪漫,总觉得有些遗憾。

  • 从磨牙到爱自己

    牙齿是身体最坚硬的部分,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牙齿代表着攻击性,梦里牙齿的松动代表着对以往信念的松动,磨牙...

  • 心理学入门必看影单

    下面是我选出的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观看的电影,所选角度都是我比较关注的,有的影片中可以从心理学理解的点不止一个,有些心...

  • 成长学 别把孩子任性当个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有的孩子天生气质就属于较兴奋的类型,情绪表现较强烈,属于那种所谓“有个性”的,如果后天再不注意...

  • 绕开婚姻迷局四部曲

    专家观点:我们为什么需要婚姻?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是因为婚姻可以确保种族的延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是因为婚姻可以...

  • 电影《黑天鹅》

    今天看了电影《黑天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影片中的人物都可看作是妮娜的不同人格类型: 1)母亲,象征着被内化了的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香水》,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ro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