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笔记娱乐圈教育
中国式家教更期待"人人羡慕的孩子"?

中国式家教更期待"人人羡慕的孩子"?

作者: 苏菲的妈妈圈 | 来源:发表于2017-06-28 22:30 被阅读182次

中国式亲子关系:家长说了算。

程七七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回家稍微晚点,不可以!从艺术班转到文科班,不可以!参加唱歌选秀,不可以!

玩什么,学什么,跟谁在一起,父亲都安排好了!有房有车有工作,只要她按照父亲的旨意行事!

一直以来,放弃着,隐忍着,实现父母的愿望,考上了央美,终于决定为自己拼一把!忤逆父亲,放弃了优越的家境,一个人在大城市为自己喜欢的歌唱生涯奔走和执着。

喜欢这样的程七七!敢于挑战中国式亲子关系,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把,对自己的人生负一回责!

可是,中国的孩子不敢不听话。此处默念《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1

是“我想让你学什么”,而不是“你喜欢学什么”

我小时候,喜欢的是舞蹈。

进一个不错的舞蹈班很不容易,需要考试,还需要摸骨,也就是老师看看你的灵性和身体条件适不适合在舞蹈上发展。

好不容易通过了。学了没俩月,被终止了。理由是:还要学琴,不能兼顾,必须舍弃一个!

“为什么要舍弃我最喜欢的?”

“因为我希望你好好学琴。”

要我放弃的时候,没有商量,只有结果,我没有选择的权力,因为我是孩子,要听父母的话,才是好孩子。

一起学琴的女孩,同时学了古筝、小提琴、舞蹈、长笛。

“你学这么多不累吗?”

“我有的选吗?我妈给我报的,这些都是她喜欢的。”

所以,也许,大多数孩子的艺多不压身只是为了弥补父母的遗憾而已。


2

中国式家教更期待“人人羡慕”的孩子


中国式家教的内涵:培养一个人人羡慕的多才多艺,成绩优异的孩子,

重点在于是不是“人人羡慕”。

当年的林妙可是多少家庭羡慕的小榜样。她曾有过出众的外表和灵气,但是,10年的商演,就把这尖尖角的才华消磨殆尽。在本该修炼内涵的孩童时光,她却被母亲当做炫耀和赚钱的资本,成为了当代可怜可叹的方仲永。

林妙可落榜北电,很多人看了她摇头晃脑的采访视频,都去讥笑她并斥责她的母亲。也许你就是“下一个林妙可”的母亲,只不过,不自知而已。

看看朋友圈各种晒娃的刷屏就知道了。2岁的孩子会背首诗,3岁的孩子会说英文,4岁的孩子会弹钢琴弹琴,5岁的孩子会炫街舞……这些视频或者照片,没少在朋友圈传播。

如果仅仅是为了鼓励孩子,大可不必这么张扬。晒出来,难道不是为了告诉大家:我的孩子多么优秀,我的教育多么成功?

中国的孩子总是让世界惊叹。看看孩子的各种选秀节目吧,两三岁的孩子在舞台上就表现的惊人的成熟和出色。这样的成熟和出色,从林妙可开始就在很多很多家庭不断的复制,并且越来越低龄化。

中国的家长们正在把孩子的起跑线越来越提前,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高。孩子们活在可悲的对比中,家长们活在上瘾的炫耀里。

中国的家长们,是有多么渴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公众眼中的小明星啊。那些批判林妙可和林妙可妈妈的人,也许只是因为孩子没能成为明星,也只能在朋友圈里晒一晒,而泛泛酸罢了。然而,过早活在掌声里的孩子,家长误导的价值观只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在《别把兴趣爱好看得那么功利》一文中,我曾说过:不可把兴趣特长当做资本炫耀,因为这样会断送本来的天赋;也不可把特长当做功利驱使,因为这样会让你失去最初的美好念想

因为没有了功利或炫耀的思想,才最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当年,作为林妙可的奥运配音,杨沛宜则在父母的保护下,迅速将奥运翻篇,开启学霸模式。在之后的几年,则完全淡出大众视野,专注文化课的学习。2013年被北京最好的中学,人大附中录取。


在林妙可只要不跑调就会被夸奖的12岁,8岁的杨沛宜却在苦练如何保证每一个音的圆润,和对歌曲情感的诠释准确无误。并考入了一直以入团机制严格、教学内容专业为名的世界十大童音合唱团——“杨鸿年合唱团”。

杨沛宜的父亲很少透露女儿的消息,唯有一则《示儿且自我明志》的博客,含蓄又认真的表达期望女儿不偏科,不忘初心,学灌古今,与书为伴,与知识为伴的嘱托。

所以说,有格局的父母,孩子的人生路才能更宽广。


3

人生的味道很难复制

当年,我很想学文,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

我觉得这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并且认真地喜欢了很久。

上初中时,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三名记者不幸遇难。我难过了很久,把报纸上他们三个人的照片剪下来,贴在我的日记本上,写了一篇很长的祭文。同学看见了,纷纷嘲笑我太感性。

无所谓,我喜欢,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可是,当我的梦想不被父母看好,我是有多伤心。妈妈说:你根本想不到记者的艰辛,一个女孩子,从事记者的工作,我不同意!

最终,我还是学了理科。父母的理由:理科就业面宽。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父母争论不休,早已经把我凉到一边,仿佛他们才是主角。妈妈说:当年没有学医,是我的遗憾,就报医学类专业吧。

有的时候,父母选择的路,并不一定适合孩子走,或者说孩子根本不愿意走。就像我,不喜欢,没灵感,没规划,没结果。最终,我和父母都很失望。

我的高中室友,父母都在老家。她一个人决定自己的志愿,因为喜欢所以坚定地走下去。到如今,她仍然钟爱着当初的选择,并为之奋斗和充电,路也越来越宽。因为是自己所爱,充满动力,会辛苦但也充实。

从小到大,我不敢违逆父母的意思。喜欢什么,去哪里就业,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父母做决定。甚至离开他们,我都怀疑自己下一脚会不会迈错。

有时候我会这样想:如果父母懂得少一点,或许我还有剩余空间可以自己决定前进的方向。

程七七对爸爸说:我已经20岁了,我从来没有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今往后,我要过我自己的人生

赞!!七七为了自己的梦想,敢说、敢拼、敢承担。

多想狠狠拼一把,为了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哪怕,再卑微的梦想也有被尊重的权力,我的青春我做主,选择了就不会有遗憾。

父母有实现或未实现的梦想,成功或不成功的人生,他们很想把自己或别人的人生复制给孩子。

但是,每一种人生就像一道菜,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后一步是,准备好所有的食材,做这道菜的人最终还是孩子自己

每个人做菜的味道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人生的味道很难复制。也许,孩子的梦想是种一片果园,你又何必非要强求他成为莫扎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式家教更期待"人人羡慕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sp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