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高薪还是梦想?选择知识还是思考?选择经验还是激情?选择单纯还是世故?选择大公司还是小企业?选择出去还是留下?
这些问题几乎每个应届生都会遇到,甚至在工作之后也会经常想起。毕竟工作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工作的安心与否与个人的幸福感也有着很大关系,针对这些问题,BAT的面试官曾给出一些建议:
一、选择高薪还是梦想?
别再说钱和梦想都重要这样的话,坦率地说如今的院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能力,我作为几年校园招聘面试官和技术管理者来看,和社会需要的能力还是有差距的,这不是你们的错,是中国教育的错,美国的计算机的学生都要学会自己写操作系统。
所以现阶段,钱和梦想有时候不一定能兼得,如果两者一定要让你做个选择,排在第一的是哪个?
这个问题各位应届毕业生请在面试任何一家企业之前,务必要考虑清楚,记住是务必。对不起,我收回我的话,我说错了,不是在面试任何一家企业之前,是各位在进入校园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你整整考虑四年,中间有过彷徨,有过动摇,但请在大三下半学期或者在研一的时候,务必坚定地想清楚。
我并不奢望100%的同学会选择梦想,希望有80%是这样想的,至少80%的人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这是心态问题。这步迈错了,后面可能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来弥补甚至永远都没有机会了。
记住,钱只是你实现梦想的一个副产品!
二、选择知识还是思考?
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在刚迈入社会的时候,会感觉自己空虚得一塌糊涂,感觉要学的东西简直太多了,自己好像就是一个在沙漠中行走了一个星期没喝水的人,看到一片绿洲湖泊那种发自内心的饥渴欲望。
请各位应届毕业生先冷静,一天吃不成一个胖子,你什么都不会是正常的,谁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呢?
相反你要是什么都会才是不正常的,除非你是天才,我们都是凡人,所以放下心里的包袱,没有人来嘲笑你能力差,就和你去驾校学车一样,教官会嘲笑你不会开车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你是需要立刻补充知识,但是重要的是,要在信息泛滥的当下补充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
我看到9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光知道要拼命学习,补充知识提高技能,可你没有停下来思考一下,究竟哪些东西是要先学的,哪些优先级比较低,哪些是可以问人的,哪些是自己可以看的,哪些是一定要通过项目实践才能学会的,如果你能停下来仔细考虑你学习的优先级,三思而后行,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当然还有一些应届毕业生就是在思考力上很无助,他们不能思考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学什么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大公司会有一个老人(在阿里称之为“导师”)带着应届毕业生工作,但是我还是真诚地希望大家认识到思考力是多么得重要,有了它,你才能更好地运用知识,往往它比知识更重要。
举个例子,当你在Word中发现了Ctrl+B是将选定的文字加粗后,是否可以去思考一下,是否在Excel中同样也有这样的功能,试过后发现一样的,那么在PowerPoint中呢,也可以,那么说明了什么了呢?思考一下会发现,哦,原来Office中很多功能在不同的软件中是一样的,例如格式刷、缩进等,不久之后,你就会有了这样的判断力,这个功能不可能在PowerPoint中没有,因为Word中曾经使用过,并且这个功能是一个很普遍的功能,唯一的问题是可能在快捷菜单中没有显示出来,这就是思考力。
三、选择经验还是激情?
现在的应届毕业生从经验上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学术研究型,一种是有过实际工作经验型。
其实有没有经验从面试官的角度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考核维度,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毕竟是校园招聘,我们不可能对大家有过高的要求。
普遍说来,研究生毕业生要比本科毕业生有很多的实践机会,可能在研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某个公司实习或者在教授这里做项目做课题,在知识积累和经验上要比本科生来得多。但是面试官和一个企业的主管或者用人部门真正关注的你是否有激情。
什么叫激情?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地对自己生活、工作、人生的渴望和呐喊,我喜欢,我要努力,我热爱,我要奋斗这样的心态,有了激情,才有动力去学习,去提升。
一个有激情的本科生在面试官眼中比那些做了N多项目却惶然找不到人生方向的研究生要可贵得多。在情景辅导中,有两个维度:意愿和能力,有激情的人都是有意愿去提高的,能力的培养只是时间和刻苦程度的问题。一个没有激情的人,就好比一头不肯拉磨的骡子,一定要主人在后面用鞭子抽才会走路,这样对自己对公司都是无比痛苦的。
说到激情,又要回到梦想,你希望未来的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未来自己能实现什么,想清楚了,哪怕再困难,咬着牙也要去实现,这就是激情,最大的失败就是自暴自弃,半途而废,这些土得不能再土的话请大家考虑后再考虑,没有道理,就不会被人们一次次拿出来说了。
四、选择单纯还是世故?
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急功近利,一切都是向“钱”看。
很多大学生在未走出校园时,已经被社会污染得失去了纯真的心灵,男大学生们寝室变成了游戏室、棋牌室、网吧、垃圾场,女大学生们一个个争奇斗艳,右手挎着LV包,左手挽着大款的胳膊,穿着性感的衣服玩夜总会、逛夜店。
这在10年前、20年前的中国简直是很难想象的,在如此恶劣的环境和纸醉金迷的诱惑下,很多大学生开始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开始得过且过,花言巧语,不诚信,玩世不恭,违背道德,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以为这是一条成功之路。
有一颗单纯、成熟、执着的心灵在任何年代都是吃得开的而且是难能可贵的,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好好想想此时此刻的你是真正的自己,还是伪自己,你的理想我是什么,你的自我和社会我匹配吗?不要怀疑在面试的时候,这些深层次的东西面试官发掘不了,即使蒙骗了面试官,在实际工作中总归是要暴露无遗的,拥有一颗单纯且成熟的心灵才是自己应该去做的。
五、选择大公司还是小企业?
这几年的校园招聘下来,我看到了这些情况:每当大公司来校园招聘了,同学们蜂拥而至,宣讲会上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大家挤破头也要冲进去;小公司来招聘了,门可罗雀,景象十分凄惨。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处,例如有发展的平台,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也多,能接触的东西也多,看起来不错,但是大公司也有弱势,你在很长时间内只可能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工作,你很难有机会去了解或者涉及与工作相关的上下游、左右部门的工作内容,也就是你有时候很难看到全部,例如你没有权限登录到生产环境去实际体验一把,只能通过PPT、培训有点感性的认识。
小公司虽然规模小,但是你接触全套的东西,同时你也是一个人当几个人用,虽然累点,但是在这段时间内,相信我,你的进步是最大的。
我自己对过去感悟了很多,发现我对互联网之所以有全面的了解,从底层硬件基础建设到网络部署、架构等方面,是因为以前在小公司的时候,接触过小型机、网络等等现在基本不能接触到的东西,这样一来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很全面了。
另外任何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做起的,腾讯、百度、阿里都是这样,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尝试创业的感觉,这是我极力推荐的方式,因为这样会极有成就感,随着公司的成长,你自己的成长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还有更加崇高的梦想,也可以试着自己去创业。因此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要看每个人的意愿和想法。
总之大小企业,因人而异。
六、选择出去还是留下?
说实话,清华北大等很多一流院校的毕业生有很多是选择了前者,甚至是在大二大三的时候,整个班就已经被国外著名的学校盯上。确实这些国内一流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上很抢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西方国家对中国一种赤裸裸的人才掠夺战略,而且这样的战略毫不夸张地讲是建立在国家战略的基础上的。
不要和我说,他们都是国际主义战士,为全世界人民服务,可能吗?这些人的境界没有那么高,绝大部分是从私利出发。当然我们欢迎那些在国外学成归来的同学,虽然少得可怜。
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这么多年,结果翅膀一硬就投靠其他国家去了,有人说这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有本事就像钱学森、李政道、杨振宁一样研究出一点成果,回报祖国,回报全世界。
当然我不是鄙视那些出去的同学,而是出去的时候是否带着一颗赤子之心,而且始终不变,很难的,经过了资本主义发达社会的诱惑,确实能回来的很少,我的同学中凡是出去的,基本上都没回来,而且都不愿意回来,从内心讲我还是有点鄙视的。这就是现状,讲了这么多,这个选择题留给大家做,毕竟人各有志。
最后希望各位应届生和明年的毕业生都好好考虑以上几点,我真心希望大家看过后,用真诚的态度去面对一切,仔细思考自己的未来,有志者事竟成!
近期,国企补招依然进行中,职场动车重磅推出《国企HR告诉你的面试必过经验》直播课,帮你揭开国企校招面纱,提高入职机率。搜索【职场动车】公号,点击菜单栏直播课程获取课程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