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个人阅读是《教练式父母》,这是在微信读书上看到的这本书。
通过看这本书的前几章让我知道了我们与自己父母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们的孩子与我们自己的关系。
父母无法给予孩子没有的东西,比如我一直希望孩子拥有的勇敢乐观,敢于挑战、自信这些品质,对照自己,自己身上竟然缺乏这些特质,所以孩子也会缺乏当父母希望孩子得到的那些品质,其实就是自己身上竟然缺乏这些特质,所以孩子也会缺乏。
父母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孩子,很可能会导致糟糕的结果,因为我们本身就不够完美。
儿童期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欣赏肯定与自我超越,最需要发展的人格就是自信,自强自立。强势的母亲让孩子失去锻炼的能力,让孩子显得畏手畏脚,遇到问题处在陌生环境中的时候,缺乏了一种果断。
孩子时刻都在观察父母的行为,并从父母的行为中偷偷学会如何与这个世界互动。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是卓越的,自信的,自由的,快乐的,有创造力的,那么首先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
这些这些内容使我产生了很深刻的反思,我自己本身就有着许多缺点,却希望孩子完美,这简直是异想天开。自己做事本身就很毛糙,却希望孩子能够细心,曾经自己特别讨厌父母的那些品质如今正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不知不觉的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父母的样子。
做教练式父母鼓励孩子去大胆自由奔放的生活,释放自己的情绪,正视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优点,鼓励他不断的挑战自己突破自己,自己与自己对比,努力超越自己。
跨学科思考方式,我们都在抱怨今天的孩子缺乏学习动力,懒得学,躺平心态,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也与家庭,学校有很大关系,社会中人群普遍缺乏努力工作、追求美好生活的动机,家庭中成员生活状态一成不变,父母语言命令式、恐吓式,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冷漠,学校学习节奏快速,学生之间学习氛围感不佳……都会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带来严重影响。
我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快速提高分数的策略,让学生分成小组自己讨论,让他们去获得第一手经验,比老师强调多次要有效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