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时代,打造一款超级IP,就是打造自己的生命线。最近读了吴声先生的《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一书,书中提炼的超级IP的逻辑链条给了我很多启发。
所谓超级IP的定义,吴声认为就是有内容力和自流量的魅力人格。IP唤醒对群体的尊重,它包括这么几个关键词:内容,原创,人格,流量,商业化。
具体表现在:
1、内容能主动发酵。这可能是超级IP最重要的基础。不能发酵——不能引发用户好奇、喜欢并传播的内容,其生命力极为有限。无论是刚刚被腾讯收购的Supercell出品的CoC(Clash of Clans,部落冲突),还是经久不衰的哆啦A梦,或是搭载着移动社交软件Line流行起来的布朗熊、可妮兔,其形象背后本身具备足够优质的内容。
2、原创但可衍生和再创作。超级IP要能流行,要有足够多的衍生空间,能够被解释、被引用、被持续创作。如果说内容能主动发酵相当于「1」,那么可被在创作则是「1」之后的「0」。虽然《星球大战7》在国内只拿了7亿票房,而《美人鱼》高达34亿,就IP价值而言,《星球大战》起码是《美人鱼》的一百倍。原因就在于,《星球大战》可以不断拍续集,还可以同步发行小说、游戏、周边产品,其可衍生性远远超过了《美人鱼》。
3、足够差异化的人格。差异化在未来可能越来越重要。从定位理论角度解释,差异化意味着在细分品类中占领用户心智。国内科幻第一个想到《三体》,美漫最容易想到蝙蝠侠、钢铁侠,国漫则容易想到魁拔,国内网络脱口秀则能想到《奇葩说》,等等。每一款IP都极具特点,因为它突出的人格化让粉丝喜欢。
作者微信:xinfumuy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