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 | 经济学的视角』重点总结
这一讲是针对前四讲的总结回顾,薛老师谈了他对于前四讲课程的一些看法与总结:
1. 经济规律普遍存在;
2. 我们人世间各种制度的安排,更重要的不是看过去,而是看未来,看它怎么样知道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3. 经济学训练人怎么去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怎么样才能通过想象力来进行正确合理的比较和选择;
4. 经济学的一个关注重点,是事与愿违的现象和规律。
这四点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复地进行思考和运用,因为它们是统率整个课程的基本的方法论。
薛老师挑选了几个经典的评论放在了文章中,同时推荐大家把『发刊词』中的课程表打印下来时时观看,因为所有课程都是精心安排,循序渐进的。本来想把图片都贴出来,但是发现太占位置了,就只在这里提醒大家去看课程原文了。
我通过这四讲的学习认知到了一个理性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但是不得不说,人是非理性的,所以我们的社会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薛老师曾经说过『经济学是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动规律为己任的学问』,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觉得经济学有意思的原因吧。
在我的理解中,经济学更多的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自发形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研究原因的形成,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那么问题就来了,未来是未知的,怎么能够确定之前的案列就一定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呢?这时候翻开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的发展如同一个个大的轮回,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历史上的先祖们也同样遇到过,只是外部条件不同而已。王莽新政、王安石变法,这些政策的内容让今天的我们读之都有感受。那么经济学的研究我相信对我们未来做决定也是有所帮助的。如同物理学一样,研究到了底层逻辑,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个逻辑去研究飞机怎么起飞,航天飞船怎么飞向太空。
有人说社会发展太快了,科技对社会造成的变革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大变革,那么我们现在研究到的经济学逻辑在未来还会适用吗?我认为会的,因为外部环境在改变,但是人的心智的变幻时缓慢的。很多人认为是常识的知识其实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就像我们很多人不会相信,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还有以亿为单位的人没有用过抽水马桶一样。社会的认知跨度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的。说到了这我就想到了『罗辑思维』里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樊登曾经在『奇葩大会』上说他创业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有理论根据,从书本找得到知识和理论的。所以他一直赚钱。我相信多看书,多学习,抱着怀疑跟好奇的心态去学习,总归是有好处的。
有点跑题了……说到这四讲,我觉得我们看到的往往不一定是真是的,一个制度或者一个政策产生了不好的结果并不能说明这个制度或者政策不好。人是复杂的,一群复杂的人聚合在一起自然会带来更复杂的变换。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我们多观察,多思考,试试去找到那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知识来源于生活,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会促使我们更愉快的去学习吧。
对于生活中一些我们去控制却无法做好的事情,比如说教育孩子,不妨想想第一讲中的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让事物自行发展,说不定会产生让你出乎意料的结果。而对于利益得失,公平与效率,我们也不必去用绝对的理智思考问题。《流浪地球》里面有句台词很有意思『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但正是因为人类无法永远保持理智,才会有感情用事、意气用事、正义感等行为让世界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的历史也真是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吧。
预告 | 自私和理性是不是经济学的基础假设?
带着问题去学习可能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薛老师在本讲中剧透了未来四天我们要学习的四个内容:
1. 经济学是以『人是理性的』为基础的,但人实际上不一定理性,所以经济学原理不一定适用。——你如何评论?
2. 经济学是以『人是自私的』为基础的,但人实际上不一定自私,所以经济学原理不一定适用。——你如何评论?
3. 商品凝聚的劳动越多,它的价格或价值就越大,谁要购买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换取。 ——你如何评论?
4. 市场一般是服务富人的,而穷人就只能靠慈善来改善生活。 ——你如何评论?
这一讲我一直在看评论,越看越叹为观止,越看也越糊涂。很多学友引经据典的讨论了这四条问题,让我大开眼界。
在我看来,经济学之所以假设『人是理性的』、『人是自私的』是为了更好的去研究一些社会问题,但是人肯定不会维持长期理性或者绝对理性的,要是人能一直理性,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广告这么个产业了。而对于『人是自私的』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我认为无私也是一种自私。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在我看来,人会作出无私的选择是为了获得心理满足感,是受到了教育与环境的影响才会作出这种选择。所以经济学原理在人无私并不理性的情况下也是适用的。话说回来,是不是只有在不理性的情况下人才会无私呢?这个观点有点阴暗了……
商品凝聚的劳动越多,它的价格或价值越大这一点是只考虑商品本身的属性,并没有考虑到品牌以及其他附加价值的影响,商业社会的交换不是对等数量的交换,而是价值属性的交换。市场肯定是服务所有人的,如果市场只有富人,没有穷人,那么富人是从市场上什么都获得不了的。交易是一件能让人获得幸福感的事情,因为各取所需,富人通过市场能换来好的享受,而穷人也能通过市场去付出劳动获得更好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双方获得的幸福感与愉悦感是等量的。
接下来的四天,我们会对『人性观 | 认识理性和自私的吗』这一章节进行学习,同时回答上面这四个问题,看看四天后,我们的看法还与今天是否一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