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贵州屯堡文化——屯堡民居的建筑特色

贵州屯堡文化——屯堡民居的建筑特色

作者: 筑思想2020 | 来源:发表于2021-03-18 16:44 被阅读0次

      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明洪武十三年,云南梁王巴扎刺瓦尔密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经过3个月的战争,平定了梁王的反叛。经过这次事件,朱元璋认识到了西南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命30万大军就地屯军,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就这样相继聚落而成今天的屯堡建筑群体。

      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屯堡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民居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屯堡建筑的选地讲究风水堪舆。靠山不近山,临水不傍水,地势干燥,视野开阔,水源方便。左右有大山“关拦”,坐向以南北为宜,要符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山关人丁水管财”的五行学说要求。对屯堡人来说,传统的天文地理对人生命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被视为“万年龙窝”的居屋,如果不讲究风水龙脉,不注重相生相克,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财源命运,还会牵连到全寨的兴旺发达。这种习俗心理无疑对促进屯堡人的内聚力起到无形的作用。

      安顺一带多山多树,岩石以沉积岩为主。其石材薄厚多样,硬度适中。屯堡人选择石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从简陋的栅栏式建筑,演变成封闭式建筑结构。以石头寨墙或村民房墙连体,再配上碉楼、碉堡,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建筑群体。

      他们深知,军事镇压并未带来永久的和平,环顾左右,反抗之事不绝。仅从明到清,大大小小的“焚烧屯堡”事件就不下数十起。如此险恶的环境,选择坚固而又阻燃的石头来建房,不能不认为是屯堡人生存智慧的一种选择。

      屯堡村寨平面布局以一条主巷道和多条支巷道,将各家各户连成片,形成城堡式的结构。各支巷道只有一个口通往主巷道,构成“关门打狗”之势。民居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特点,由正房、厢房、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结合特定环境的需要而加以改进成全封闭式的格局,从燕窝式到城堡式到城堡碉堡连结体式。在各种式样的独立庭院中,天井不仅是家庭活动的场地,更是防止进犯敌人纵火的措施。屯堡人的建筑观念,把防卫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各幢房子用石头砌就高高的风火墙,院门为双扇大木门,木门上有门楼,门楼有雕花额杭和垂柱。门内系方形石板天井。正房一列3间,墙、枋、门孔、窗孔皆以条石镶就。房屋大门及壁窗小木杭镶拼为菱形、回形、寿字形等各种图案。正中一间为堂屋,堂屋内壁设置神龛。堂屋以前是屯堡人家办红白喜事之地、逢年过节敬神的场所。

      在房屋平面布局上,屯堡民居强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屋面覆盖的石板讲究美学的几何结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平稳和谐、包容宽纳的审美观念。其住房分配既讲究实用性又充分体现内外、长幼、主宾的儒家纲常伦理,从而制约和维系着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

      在屯堡石木结构建筑中,木结构建筑采用“穿斗号式”结构,又叫“干栏式立木柱架构体系”凿榫头衔接,结构精密,牢固、耐久,不用一钉一铆。石结构一般以就地取石材修建,庭院屋顶以石板建成。屯堡庭院的大门一般开为一道“八”对外开的财门,古话“八字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富滚进来”,取富贵吉祥之意。屯堡庭院,古朴、美观,极具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屯堡文化既有自己独立发展、不断丰富的历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遗存,既有地域文化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一方面,他们执著地保留着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一方面,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他们又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化。

      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建筑把石头工艺发挥到极致,屯堡民居中属于明代的建筑能够保存至今的已经微乎其微,现存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屯堡民居多是清代直至民国初年所建。屯堡民居在结构、风水观上遵循江淮传统,但结合贵州山地又有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屯堡民居,这是屯堡人区别于其他人群的重要文化符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贵州屯堡文化——屯堡民居的建筑特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kp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