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的第六七章是很有意思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第一句说的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之后,还想要进步,才去“学文”;第二句则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在对父母、对君主和对朋友中达到一定的标准,那么他就是不“学”也可以了。
(插一句,“贤贤易色”这话是不太好理解。“贤贤”倒是比较简单,和“君君臣臣”里用法一样。但易色怎么解释呢?我看过的几个版本都不太一样,有说“易”做更改的,整句话就是崇尚贤能更改自我;有说“易”做如讲的,整句话就是像好色那么去崇爱贤明;有说“易”做改变的,整句话就是遇到贤能的人就别嬉皮笑脸;也有说“易”做“不要”讲,整句话就是崇尚贤能不要以貌取人,甚至还有说“贤贤易色”就是指对老婆要好的……总之说法很多,这里就不强解释了。)
看出来什么没?反正我从这段话里看出来:孔子和孔门子弟是把学习其实是处于一个很次要的地步的——“行有余力,而后学文”嘛,那没余力呢?做到孝悌信爱任也就一样可以了。
这和我们惯常理解的儒家死读书、认死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不是不太一样?
由此生发,想到施展老师的一段话,大意是:儒家真不能被称为儒教,因为儒家那套都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譬如你把一个基督徒或者穆斯林扔到无人荒岛上,该信上帝信上帝,该信真主信真主,基督徒或者穆斯林的身份是不会变的,但你把一个儒门弟子扔荒岛上,他就惨了,只有他自己,他跟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去?他跟谁制礼谈乐去?所以儒家真的没有终极追求,或者说儒家的终极追求是没法独立存在的。
这么看来啊,儒家真没什么原教旨主义。只要你为人处世合乎礼制,书都可以不读嘛,哪来的原教旨。
最后,顺便说说下面这句大金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被很多父母拿来教育子女,也被很多人拿来自比,还演变成了今天“而立之年”、“不惑之年”之类的词语。
但请注意,这段话是夫子自诉,说的是他自己。
这段话并不是一个标准,不是说一个人就应该三十而立,就应该四十不惑,就应该五十知天命啊。
年近中年,现在有点烦被人说起这个,什么不惑,我惑的事情还多呢。
正经孔门弟子都没原教旨主义,怎么那么多人反而拿起论语当成框框条条想要用原教旨的方法来限制别人呢?
奇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