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在豫北小城满城油烟炸菜角的薰绕中度过,我越发的想念老家,精细的、清新的、浓浓的端午味道……
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姐姐们已经开始准备,在抽屉里、针线筐子里找各种颜色的丝线。红的线,绿的线,粉的线,金的线……,搓成一股五彩丝线,系在自己和儿女的手脖、脚脖上。然后,胖乎乎的小丫头,脏兮兮的屁小子,如藕节一样的小胳膊、小脚脖上都有了美美的五彩线手链、脚链。各家材料不同,看似一样的五彩线,也有细微区别,小女孩们就这细微区别可以显摆臭美半天。手巧的妈妈们还会做“香布袋”,细细缝来密密连,里边装上香料,外边是各种形态,心型、宝瓶型、娃娃型、动物型……,每个妈妈的拿手绝活不同,我妈妈老做簸箕娃娃,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戴着红兜兜躺在簸箕里,上边用蒜梗穿在丝线上,我就会昂着头戴在脖子里到处显摆。
端午前夜,爸爸、哥哥们负责采摘各种树叶,杨树叶、柳树叶、艾叶、槐树叶、香樟叶,不限数量,然后放一盆清水,各色树叶放在盆子里,盆子放在院子中间,等着夜风、夜露一夜的侵染。到了第二天早上,全家都用这盆香香的水洗脸,那种奇异的树叶香味一直存贮在我的鼻端,让我想起端午就会闻到。
过节的重头大戏当然少不了吃。端午当天早上,妈妈们早早就在厨房忙碌。大锅里是头天晚上包好的香甜的粽子,白白胖胖的糯米,加上泡过的花生、红枣,满满的都是香甜甜的妈妈味道。还要煮大蒜,不知道有啥说法,反正是端午节的早饭必备;还有小孩子们喜欢的咸鸡蛋、咸鸭蛋,我上学时每个端午都会拿上大鸭蛋去和同学们PK,大家相互碰,谁的先碎就一脸沮丧的吃掉,可惜我一直不记得谁的鸭蛋坚持到了最后。
端午节早上临出门前,还会被大人拉着,匆匆的在耳朵眼点雄黄,据说这样小虫子就不会钻耳朵了。于是小孩子们都顶着黄黄的耳朵眼出门,兴高采烈的开始一天的碰蛋PK。
人都是这样吗?眼前的事记不住,过去的事忘不了。越老越怀旧,不知道现在家乡的的年轻人是不是还会采集树叶来泡水洗脸?不知道手机、电脑普及的年代,小孩子们还会不会在端午节碰蛋PK取乐?但是无论何时,传统的气息带着浓浓的乡愁,总会涌进游子的心……..
网友评论